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国医改虽履步维艰但不停

中国医改虽履步维艰但不停

  家住北京石景山区的白阿姨由于患有慢性病,经常需要到医院就诊,而她最常去的就是北京协和医院。由于这家公立医院离家较远,她的老伴经常凌晨4点钟就要起床到医院去排队挂号。她说:“挂号的人特别多,稍微去晚点就挂不上。医院看病时间也很长,看一次病得等好几个小时。”

   
  白阿姨的感受正是中国许多普通百姓的真实写照。中国有两万多所医院,公立医院大约1.5万多所,大多数患者看病都会选择公立医院。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行公立医院的改革,政府希望能够通过改革缓解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虽然公立医院的服务比以前有了改善,但在全国政协委员、神经外科医生凌峰女士看来,公立医院改革还仅仅是个开始:“总体来说,公立医院综合效益低下,医托黄牛(高价倒卖医院紧缺号源的人)泛滥,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

   
  那么,公立医院的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呢?原来,中国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大约只占医院总支出的10%左右,其余需要医院挣钱补足,而医院收入的一个来源就是药品的差价,这被称为“以药补医”,由此也产生了一些医生为了挣钱多卖药、卖贵药的现象,“以药补医”的机制备受社会责难。要解决百姓看病贵,就要取消“以药补医”,政府就必须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今年3月5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那么,取消“以药补医”后,政府为公立医院买单需要投入多少钱呢?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副院长王建业先生算了这样一笔账:“我们医院目前17个亿(毛收入),有8个亿都是来源于药品。从医院的定位来说,以公益为主,就是不能赚病人的钱,但目前补偿机制没到位,只能这么做。所以我觉得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就是补偿机制。”

   
  如果一个医院补偿8亿,那全国一万多家公立医院算下来无疑将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建议,可以选出3000家左右公立医院先行改革:“国家全包,收支两条线,选择200多家县医院,1000家省级医院,还有100家代表国家高端水平的,比如协和医院,这些医院国家全包。另外还有把1700多所医院放开,让社会资本按市场经济规律办好医院,有竞争才能为老百姓提供服务。”

    

  中国的公立医院占有80%以上的医疗资源。在黄洁夫看来,公立医院的弊病就是垄断,而大力支持民营医院,让民营医院参与竞争,可以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更多的动力。全国政协委员何伟是沈阳何氏眼科医院院长,作为民营医院负责人,他认为,民营医院的发展有助于缓解百姓就医压力,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而现阶段民营医院的发展需要政府更多的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目前最大问题就是准入制度,各地政府不能让民营资本顺利进入这个领域,门槛很高,再一个是在税收和土地房屋使用、人力资源晋职晋升等方面在层面还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