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3-15国内医药企业需要提高环保意识

3-15国内医药企业需要提高环保意识

   近日,环保部下发《关于2011年环境保护部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的通知》,《通知》中环保部公布了15家医药企业因环境违法在去年年末被环保部挂牌督办。在被督办的15家企业中,有10家是制药相关企业,其中包括了2家上市公司:永安药业和海正药业。 此次事件代表了一定的行业普遍性,实际上环保部日前公布因环境违法的15家企业只是整个行业中的“九牛一毛”。

 

  国内整个大环境都没有对环保有一个保护意识,而在国外发达国家,环保压力对制药企业来说是致命的,即使是小企业,一旦被发现造成环境污染将遭受近乎苛刻的惩罚。检查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其中制药行业一直是重点检查领域。制药行业是国家进行化学耗氧量、氨氮排放监管的重点行业之一。环保部公开数据显示,2009 年中国制药工业总产值占全国GDP 不到3%,而污染排放总量却占到了6%。在制药业中,原料药行业属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对大气、水域的污染尤为严重。曾有媒体报道,浙江八成原料药生产企业的环保措施不达标。


   在我国医药企业对于环保的压力明显要小得多。实际上,目前我国药企在环保处理方面普遍做的不好,国内有8千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八成以上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年销售额仅几百万,而环保的投入是巨大的,少则上千万,多则过亿,这根本不是中小企业可以承担的,所以也可以说国内药企在环保处理方面普遍做的不好是跟整个医药结构有关。但是在社会大背景下,对这两家企业的影响不会太大。比如此前哈药闹出的环保差评事件曾一度引发极大关注,而目前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而在2010年,我国发布了《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虽然是国家强制性标准,但是由于缺乏监管,其实施效果不佳。

 
  制药行业中,原料药行业属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不但对大气、水域的污染严重,还影响人民身体健康。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培养整个行业的环保意识;其次是相关部门加强对制药行业环保监管力度,一旦发现企业环保不达标将遭受严惩;最后是国内医药企业应该从高污染的原料药产业向污染较低的制剂产业转型。新环保政策使原料药企业经营风险加大所谓挂牌督办,就是对于环境违法的企业进行的一种警示和提醒。被挂牌督办的企业,期间的生产经营可以照常进行,但是需要在最后期限内完成整改。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