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两会之后医药企业的市场方向

两会之后医药企业的市场方向

  将我国目前已经具备的产业优势进行优化升级,使之更具国际竞争力,是目前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方向,同时也是国内医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徐镜人表示:“我国的医药企业创新能力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西药。在西药研发过程中,企业已经抓得很紧,不过要赶上欧美创新药的水平,还需要时间。”

 

  那么,医药企业怎样才能实现转型升级?如何才能摆脱产能过剩的噩梦和低价竞争的泥潭?如何缩短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时间?石药集团旗下有一个国内1.1类的新药??恩必普。这个花了3个多亿研发资金、前后折腾了12年的创新药,在2011年终于开始放量。2011年恩必普卖了5个亿。”石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原料药的收入在石药集团主营业务中的比例正逐年下降,创新药正成为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介绍,石药集团目前在研的新药品种有25个,部分品种已经进入不同临床阶段。“未来几年,这些新药逐步投放市场后,公司的业绩将出现井喷。”上述负责人表示。 恩必普走过的路让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深刻地感受到,医药企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所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今年提交了一份建议:提请相关政府部门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建立创新药物、已上市药品提升质量的良好政策环境,鼓励药品生产研发企业加大创新药研发、质量提升投入,提高我国医药业核心竞争力。

 

  “鼓励更多的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制药行业整体竞争力,最终造福百姓,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责任。”蔡东晨表示。 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华北制药、东北制药等国内化学原料药大户都在经历不同的转型升级过程。

 

  医保商会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制剂方面出口增长迅速,增幅较原料药高近10个百分点。同时,出口价格上升推动出口金额增长。而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其他抗感染类药品依旧是我国西成药出口的主打产品,累计出口额达5.58亿美元,占我国西成药出口额的25.65%。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一段话颇让行业感到鼓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医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