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展有困难 中西结合有希望 |
![]() |
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中华中医药学会专家秦国政当天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中医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中西合璧”或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医是中国的国粹,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证实了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防病、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的,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在国外也颇受青睐。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医四诊法的诊断还拿不出确凿的科学实验依据,中药也因不符合西医的检测标准,“走出去”的进程举步维艰。
采访人员在昆明市中医医院看到,前来问诊的病患并不如其他综合性医院般场面“火爆”。“肠胃一直不太舒服,想看看中医调养一下。”来中医院看病的李琳表示,自己与身边的多数朋友都是看西医较多,因为见效快,只有遇到慢性病或疑难杂症时才会想到中医。更多的时候,中医药被人们视为保养的手段。
“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学问,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秦国政说,中医必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保持中医特色优势基础上吸收西医的先进理论。昆明中医医院院长李雷也与秦国政持相同意见,中医发展要走得更深更远,除了用疗效证明外,还要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中西合璧”就是很好解决方式,按此思路也可加快中成药的发展,更利于中医药的国际化。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白迎堂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社会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程度,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以推动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适应现代人的需求。针对中医的国际化问题,法国巴黎杵针中医学院院长Matthias建议,尽快促成中医药在国外的立法工作,明确中医药的各项标准和准则,使其具有合法地位。中国的中医科研单位还应加大与国际医疗机构的合作,推动中医药在更大范围普及和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封面论文:冯玉鹏等揭示肠道菌群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2025-04-22)
- 湾区企业家健康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唐山商会成立大会在深圳乐土举行 (2025-04-22)
- Science子刊:聂静/陈宇鹏团队揭示细胞型朊蛋白促进慢性肾病新机制,并提出潜在疗法 (2025-04-22)
- Cell新子刊: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开发不依赖抗生素的幽门螺杆菌防治新策略 (2025-04-22)
- Cell系列综述: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进展、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以及监管挑战 (2025-04-22)
- Science:将微生物疫苗与竞争菌株组合使用可有效杀死肠道中的致病菌 (2025-04-22)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04-22)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2025-04-22)
- 【会议通知】ISFO (2025-04-22)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