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莫让“进口药品”蒙蔽了双眼 |
![]() |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医药产业市场格局的变化、公众对医药需求的增长以及对进口药品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的加大,进口药品违法行为还会以新的手段和面目不断呈现。笔者根据执法实际,分析并列举目前进口药品违法行为采用的主要手段。
前几年江苏等地查获的“麦道必”、“安可欣”等案件,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商业流来自西南内地,物流来自东南沿海,最后所有案件汇总起来,查获的药品数量数倍于进口报关的量。由于不法分子取得了合法的进口药品注册文件和销售资质证明材料,致使大量非法进口和地下生产的假药通过“走票”等方法,堂而皇之地进入正规药品销售渠道,最终进入合法的医疗机构,甚至是三甲医院药房。由于这种方式生产销售的假药手续齐全,监管部门通过常规检查很难发现其中的端倪。
随着国际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在境外注册企业变得越来越便捷,而这种便捷也给不法分子以越来越多的可乘之机。此种违法手段的主要表现方式是:不法分子在境外注册一家药品生产企业,却在境内组织生产,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全部标示境外生产企业的名称。同时,不法分子为药品办理出入关手续,而实际上药品并未离境,只不过利用入关手续证明该药品是进口药品,并以进口药品的名义在境内销售。
利用是否受知识产权保护形成的巨额差价进行非法谋利。在对部分药品未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寻找价格较低但国内因知识产权保护而价格昂贵的同类药品,在境外建立网站、组织货源,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将药品邮寄、夹带、走私到境内,再组织专门人员接应,通过开设网店、在网络发布信息等方式进行销售,或直接销售给患者,或通过医生介绍给患者。此种情形比较多见的是印度版、巴西版的抗肿瘤药品,这些药品没有经过批准注册进口。
区别于其他方式的造假,这种方式属于带有研发性质的非法生产,其产品纯度和疗效接近甚至部分达到了国外同类知名品牌药品的标准,通过常规检验很难区别药品真假。这种情况下,违法分子多为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学历、高智商的“海归”,他们参照国际知名品牌药品的处方擅自研发并非法生产,然后用国外同类药品品牌进行包装销售。 这些假药很多都是假冒进口药品。这类假药虽然内容物是假的,但由于包装、说明书、防伪标识是真的,识别起来比较困难。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健康or亚健康:用专业的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 (2025-08-11)
- 第十一届马凡病友大会:以爱为翼,让健康与希望接力传递 (2025-08-11)
- 香港美容院实力top榜:知名正规机构口碑排行榜与消费指南 (2025-08-11)
- 第二批共249种澳门药物获准进入横琴指定医疗机构 (2025-08-11)
- 聪明医疗受存眷:山西多家病院分享“优服务”教训 (2025-08-11)
- 国度医保局地下宣布第四批智能监管“两库”规定和常识点 (2025-08-11)
- 妙想照进事实!中国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症结技术取得突破 (2025-08-11)
- 《自然》重磅发现:补充锂元素,就能预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2025-08-11)
- AMI Pharm推动AYP-101进入三期临床,开启减脂注射药新纪元 (2025-08-11)
- 2025 适合老人和小孩使用的消肿止痛药推荐榜 (2025-08-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