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价格将过去的低水平“抛之脑后” |
![]() |
《药品差比价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从2005年开始试行到去年完成修订,国家发改委倾注了大量心血,其政策主旨和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和鼓励药品生产商更多地从临床应用的实际效果、治疗费用、使用方便程度等顺应产业发展的方向改造药品,而不是停留在过去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上。然而,据不少厂家反映,规则本身因涉及众多公式及其对应的适用范围,企业学习掌握起来颇为不易,容易产生计算上的分歧,为此,3月14日,广东省物价局联合广东省医药价格协会组织举办相关专题培训,让规则制定者现身说法,现场解答企业的困惑。
通过系统的讲解以后,大部分与会企业代表会发现,原本被认为模糊的地带,《规则》本身都已有相对明确的考虑,尽管现有《规则》确未覆盖所有的情形,但在制订者看来,一步改到位的政策可能更难被市场所接受,而企业方面,则盼望《规则》能尽快扩大适用面,以避免一半在执行、一半在观望的局面。
在新版药品价格《规则》的专场培训上,主办方特意邀请参与起草该文件的专家,向企业代表详细解读规则的内涵、适用范围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对于葡萄糖、氯化钠等调节电解质类大容量注射液,一方面生产技术已较为成熟,成本较低,另一方面,这类注射液在应用时常充当调节输液的电解质平衡,并不具有浓度越高、用量越多的必然关系,因此规定这类注射液间的含量差异不予价格区分,相当于含量比价系数为1的特殊情况。
当前,最高零售价仍是政府管理药品价格的主要形式,但包括表现市场价水平的出厂价、批发价、中标价,企业的销售模式和生产工艺,药品的疗效表现和质量控制层次等外部因素都是评判药品定价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对“药物经济性”的重视,从侧面折射出药品从成本定价向价值定价逐步转变的思路。在药品差比价规则出台以前,以改良包装、规格、剂型报批新药的情况一度层出不穷,原因就在于若只以成本为导向,新产品的起步价往往偏高,价格关系与药品的使用价值并未很好地挂钩。
也有专家预测,一些新进医保类药品和部分高价药有可能成为未来调控的重点对象。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最近颁布的《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意见征求稿)》、《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试行)》,还是新版《规则》,都在为下一阶段的药品价格调控埋下伏笔,“药物经济性”概念的引入,或将成为企业平衡研发投入与市场产出的新调节点。新药是否能享受较高定价,关键还是看它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是否确切、安全一些新进医保类药品和部分高价药有可能成为未来调控的重点。

- 相关报道
-
- 6家立异型药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分解中凸显焦点竞争力 (2025-07-18)
- 河北对于规范泌尿体系透析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17)
- 海南深入慎密型医疗结合体医保基金付出方式改造 (2025-07-17)
-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合适范畴与体重治理尺度 (2025-07-16)
- 对于颁布2025年度持续医学教育推行名目的关照 (2025-07-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同意注册225个医疗东西产物的布告 (2025-07-16)
- 重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度医保局解答 (2025-07-16)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症结数据均增长! (2025-07-15)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