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新药研发需要“两条腿”支撑

新药研发需要“两条腿”支撑

  在新化学实体创新药物的创制方面,我国并未达到“新结构类型、新作用靶点”的高度,所以“重磅炸弹”药物仍属空白。目前,我国开发的创新药物仍为国际专利未覆盖的“抢仿”新药,或是已有药物经过结构改造和修饰的产品。 由于我国具有研发新药能力的科研团队还很少,企业也无力承担高额成本,因此新药研发在短期内还难以成为引领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并产生规模效益。


  制剂创新、工艺改进、质量升级,能在短期内带动整个产业的进步,形成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是当前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与增长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应走创新化合物与创新制剂,特别是新型递送系统开发并重的道路,而脂质体是国际前沿新剂型的代表,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和可控释放,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生物医药的发展应注重药物研究的系统工程配套与产品转化体系构建,形成新药研发从实验室研究到中试放大、产业化“一条龙”的完整体系。


  新型经济体国家向新药研发领域的大规模深度渗透,已改变了由发达国家垄断高端药物市场的局面,我国现阶段需大力发展系统工程和工程技术体系,实现各学科的资源合理分配,提高核心竞争力,才有望占据国际医药市场的制高点。欧美国家的新药研发以企业为主体,大学科研机构只完成前期研究工作,然后将“青苗”转移到企业去继续培育。因为企业内部有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软硬件配套的转化平台,具备有效实施技术转化的能力。 


  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不但可以解决科研资金的问题,而且新药研发的方向更加实际,因为在研究之初就要想到产业化的可行性问题。这样的研究模式也结出了很多硕果。在日前揭晓的“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医卫领域获奖名单”可以看出,很多获奖项目都是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完成的,目前我国医药企业基本上还都处在低水平竞争的阶段,利润较低,对研究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差。而科学研究,特别是对一些关键技术的攻关往往存在更大的失败风险,不能仅依靠企业的力量,还需要相关科研资金能够关注到这些研究的意义,并适量安排资金的投入。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