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基药制度推进 基药目录被推上议程

基药制度推进 基药目录被推上议程

  随着基药制度向二、三级医院进一步推进,出台相应的基本药物目录也被推上了紧迫的议事日程。采访人员从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获悉,新版的基本药物目录已经在征求意见中。预计比现在的307种国家基本药物扩容一倍,包括约400种西药和200种中药。但是,基本药物目录修订后如何与此前基层已执行的基本药物制度衔接,如何保证这些药物在大医院的使用量,以及相应的补偿问题等,都尚未明确。与此相关,围绕基本药物制度的争议依旧绵延不绝。
 

  早在2009年11月,卫生部药政司基本药物处处长谢晓余就曾在一个论坛上透露,县级综合医院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目录在770种左右,其中化学药和生物制药约为580个,中成药约为190个。接近决策层的专家告诉采访人员,上述版本是根据WHO的有关建议,结合大医院的实际用药情况所做出的,“数量上和医保甲类目录大致相当”。

   
  根据最新的政策安排,调整后的基本药物目录将不再区分基层机构版本和大医院版本,也比当初的设想要少一些--此次“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透露,即将出台的新版基本药物目录主要包括WHO推荐的400种西药,另外配有200种中药。

   
  根据测算,201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中的个人支出比例就已下降到35%左右,相当于韩国目前水平。这说明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已相当可观,而我国医保的保障水平一直偏低,说明财政补助的效率很低,并没有真正补到老百姓就医上。把基本药物推向大医院,则财政需要投入的“零差率”补偿资金就要加大。

   
  国家基药制度推出之际就提出,二、三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使用要达到一定比例。据悉,卫生部正在研究三级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从配备品种和销售金额两方面给予规定。其标准相当程度上参照了安徽省的做法,比如二、三级综合医院使用基本药物的数量,须分别占整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数量的95%以上和80%以上。

   
  这样一来,基本药物在基层和在大医院的使用中,同时具有“天花板”和“地板”两种性质。本来只是作为最基本用药保障的基本药物制度,却被不恰当地赋予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重任,完全背离了制度初衷。另一方面,在现有扭曲的补偿机制下,公立医院倾向于用高价药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强行规定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可能诱使大医院开出更多“大处方”,以做大基数的方式来达标,且这一招往往不易监管。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