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阿奇霉素价格上涨带动上游原料药需求

阿奇霉素价格上涨带动上游原料药需求

  正值2012年春寒料峭之际,又闻阿奇霉素原料药价格出现上涨势头--国内阿奇霉素产业价格联盟将价格上调。至于涨价的后续效应,要待一段时间的观察。不过,中间体硫氰酸红霉素市场稳定之后,部分大环内酯类原料药价格具备了平稳上浮的基础。随着海外原研药化学专利期满后,对仿制药市场需求加大,在国内外市场拉动下,我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厂商将从中获益,另一方面,在冬春季节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的影响下,国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制剂市场也带动了上游原料药的需求。


  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抗感染类化学原料药总产量达到10.44万吨,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占据了4.38%,同比上一年增长了22.83%。化学原料药市场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了迅速反弹,这主要是欧美化学原料药专利期满后,在医药市场刚性需求下,原料药市场西药东移的结果,带动了国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原料药产量的增长。

   
  目前,全球各国使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已经超过50种,我国临床应用的药物有20个品种。截至2012年1月,SFDA颁发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国产药生产批件为4250张。在临床用药上,红霉素已沦为普药,从产量到用量正在逐步减少,而新型半合成红霉素在大环内酯市场形成了鼎足之势。


  随着外贸市场的变化,带动了红霉素系列药物产能的释放。2010年红霉素及其衍生物出口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235%,从而使国内红霉素及其衍生物总产量增长了15.98%,达到了2730多吨。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制剂是临床用药的主要品种,也是大环内酯类中的高端品种。200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收载了阿奇霉素、红霉素、地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7个品种。在保证临床用药的基础上,带动了市场的发展,也使国内原料药产能得到释放。


  在全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市场中,阿奇霉素是第二代红霉素及其衍生物中的重要品种。阿奇霉素2005年全球市场达到了20.25亿美元的高峰,随着专利期满而下滑,表现出销售市场起伏跌宕。但是2011年美国辉瑞公司年度报告显示,希舒美(阿奇霉素)业绩为4.53亿美元,在市场需求增长下同比2010年销售额提升了9.16%,是辉瑞公司抗感染药物中居于第二位的品种。
   

  至2011年4月,SFDA已下达了692个阿奇霉素生产批文。为了获得原料药市场和下游制剂市场的无限机遇,国内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纷纷扩产,新建成生产线的企业数量迅猛增长。至2011年4月,SFDA批准39家企业生产阿奇霉素系列原料药,包括了盐酸阿奇霉素、硫酸阿奇霉素、乳糖酸阿奇霉素、马来酸阿奇霉素、富马酸阿奇霉素。国内阿奇霉素原料药的生产能力已经大大增强。


  至2011年10月,SFDA批准25家企业生产克拉霉素原料药。克拉霉素制剂是一个疗效确切、市场形势很好的品种,国内生产的分散片、缓释片、颗粒剂、干混悬剂和注射剂等多种剂型推动了临床,但由于日用药价格略高,导致了国内制剂用量增长率较缓慢。而产品的巨大利润空间吸引了世界许多研发及制药厂商,也曾是我国药品申报注册火爆一时的品种。

 
  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快速发展,克拉霉素在外贸市场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已成为出口增长突出的品种,从而拉动了原料药生产的高歌猛进。2010年,克拉霉素原料药外贸出口量增长了6倍多,从而拉动了国内克拉霉素原料药产量的迅猛增长。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克拉霉素原料药产量达到了366吨,同比上一年增长了51.62%。主要生产企业是浙江国邦药业、浙江华义制药、浙江耐司康药业和宜都东阳光生化制药,近几年国内产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渐加大。在激烈的竞争中,印度南新、兰伯西仍是国内厂商在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对手。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