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溯源或有节奏的“走向”全国 |
![]() |
中药溯源“成都模式”或有节奏地向全国推广。近日,商务部、国家药监局和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委赴四川集体调研中药溯源的试点工作情况。商务部市场秩序司温再兴在调研中指出,四川自去年获准中药溯源工作试点后,现已初步建立起溯源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并在中药材种植、流通、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进行试运行,初步建立了中药溯源“成都模式”。接下来,溯源工作的重点将放在扩大溯源范围及溯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逐步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溯源系统,引导企业自觉进入,今后将把进入饮片厂前的中药材和进入医院的中药饮片作为溯源工作的重点。
采访人员获悉,成都中药溯源工作在技术上已实现中药种植、流通、饮片生产、医院使用四环节全程贯通追溯。目前已销售的可溯源中药饮片已超过50万包、中药材3万多吨。此外,成都还计划将市级、县级25家中医机构和专科医院全部纳入溯源体系。
四川省药监系统的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成都的中药溯源信息平台是通过给种植的药材贴上二维条码电子标签,用传感器采集记录下中药材的关键参数,包括药材生长过程的温度、湿度、光照,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农药成分等等,形成规范化的种植信息管理平台,由前端信息感知、后端数据服务与通信网络等子系统组成。
而除了成本压力外,企业还有一个顾虑就是一旦自己的产品溯源后,假如产品在某处出现局部风险,这会不会影响到全国市场呢?在采访中,不少企业仍在徘徊。据了解,目前中药的12000多个品种,在四川种植的就达5000多种,在中药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对中药生产溯源管理也显紧迫。四川已初步完成800余个品种的摸底调查,确定动态监测点50个。目前中药材溯源系统试点的川产道地中药材包括川贝母、白芷、川芎、麦冬和厚朴等8种。
也就是说,全国若参照“成都模式”逐步推广中药溯源体系,届时中药产品链过程难以追踪等一直困扰中药发展及质量控制的难题将得以解决。采访人员获悉,今年初,云南也提出建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其他地区也在积极酝酿。
采访人员致电山东一家知名中药企业负责人时,他直言道:“目前国内对中药以及中药材追溯体系的建设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从药材层面来讲,未来药材溯源制度的推行,有望解决场外交易的问题,净化了产业环境,也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从成药的角度说,溯源能形成追责机制,有利于增强政府部门对问题药物的发现和处理能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中药行为,提高中药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
事实上,目前一方面中药材涨价不断,产业链上游的农户生产成本、劳资费用等开销不断攀升已影响到其种植意愿,而下游的药企也面临着原料紧缺、成本上升,出厂价下行,招标遇阻等多方面的尴尬。此时更需要警惕,不论是标准化还是现代化,其目的都是药品的安全、可靠、有效,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也成为了重中之重,所以,专注溯源性意义重大。

- 相关报道
-
- 民泰医药全面升级:2025年搬迁新址,打造中药智能化生产新标杆 (2025-07-11)
- 第一次为爱鼓掌要做好准备!快男备好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 (2025-07-11)
- 《Science》刊发上海六院与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联合成果: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致死性遗传性脑白质病的有效性及其核心机制 (2025-07-11)
- 青海首批外乡产3D打印医疗东西获批上市 (2025-07-11)
- 全国药品运营监管任务会暨“清源”行为推动会召开 (2025-07-11)
- 软骨发育不全等86个常见病病种诊疗指南宣布 (2025-07-11)
- 700亿美元并购风暴,制药巨头狂砸CNS赛道的背后 (2025-07-11)
- 乳酸菌竟是心梗救治的隐形卫士?BMC Med研究揭秘:通过多重机制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5-07-11)
-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Cell论文 (2025-07-11)
- 《自然》:“扭断”Tau纤维!UCLA团队发明可自组装短肽,与Tau纤维结合后会释放结构应力,让Tau纤维断裂成无毒碎片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