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试验增多 占行业分量加重 |
![]() |
近年来,跨国药企不断把新药研发中心搬至中国,实施全球药物同步研发的战略。要想改变跨国企业主导国际多中心研发格局的不利局面,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发展民族医药产业,鼓励自主创新,就必须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这是科学评价创新药物、确保上市药品安全有效的坚实基础。新药临床试验,是一个科学、伦理、商业利益互相交织、错综复杂的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临床试验在我国医药行业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来自SFDA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共批准了916种“新药”开展医学临床试验,相比2008年的434种,增幅达111%。来自非官方的数据则表明,每年数百种新药的医学临床试验涉及的受试者人群约50万人。
然而庞大的新药临床试验受试人群背后却潜藏着严重的问题。今年3月,因患者受试服用辉瑞公司的抗癌药“索坦”而死亡产生的一起诉讼案在4年后终得到裁决,法院判辉瑞赔偿患者家属30万元。这次裁决案也再一次将临床试验中所存在的问题推到了舆论浪尖。
由于相较欧美、日本等国,在中国试药成本较低,同时中国人口多,病源丰富;另外,中国病人中多为贫困者,体内没有其他药物成分,可以取得最理想的试药效果;并且中国的药品市场庞大,早日试验有助于尽快获准在中国上市。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展试验。事实上,在我国开展临床试验并不是什么坏事。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发展中国家临床药理学分会委员曾繁典认为,“这有利于中国医学界与世界接轨,同时这些药品一旦获准上市,中国患者可以在第一时间用上最先进的药物。”
另外,近段时间发布的不管是《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还是《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定下了这样一个基调,即主攻新药,提出了获得新药临床批件等各类批件200个以上,新药证书、兽药证书、医疗器械证书等各类证书100个以上。然而,如此巨大的目标也考量着我国目前新药临床试验中的各个方面。
临床研究是医药创新研发的重要环节之一,从全球医药领域新药研发资金的分布来看,临床研究阶段的投入已经占到新药研发投入资金的2/3,是资金投入的核心阶段。然而新药的研发成本不断上升,产出却越来越难,临床试验的风险越来越高。我国目前仿制药生产企业占多数,短期内无能力和意向在临床研究领域投入;本土创新型企业有意识加强临床试验,但是资金和经验不足、缺乏引导和培训;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少且基本都在大城市,而新发病人大多在农村,加之能做药物临床试验的医院不多,导致成本提高。因此,具体到国内能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的临床试验机构较少。
曾有业内人士如此形容我国的临床试验与国外的区别,“国外新药审评程序像个‘漏斗’,宽进严出,进入Ⅰ期临床试验很容易,到了Ⅲ期临床时,只剩下20%左右,淘汰率近80%。而我国的新药临床审评则像个‘管桶’,上Ⅰ期临床试验十分困难,一旦进入便可一通到底,通过率几乎达到100%。”
近年来,我国药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新药临床试验作为药品安全的重要考量也就显得非常必要。2011年12月6日,由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共同主办的全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科学、客观、有效地评价创新药物,是支持“重大创新药物创制”、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家局将创新机制,强化监管,对药物临床试验造假者绝不姑息。然而,对于发现临床试验造假的具体管控方法却并未提及。
除了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临床试验转移到了我国,临床试验机构也随之将视野投向了中国。2010年,跨国CRO公司ICON与天津泰心-方恩实验室达成合作,共同建立中心实验室。该实验室通过了美国病理协会(CAP)等全球专业组织的认证和检查,并于近期承担起全球近10项各期临床研究项目。与此相隔不久,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药工业与消费产品检验公司之一--天祥集团宣布其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在上海投入运营。医药网新闻
然而庞大的新药临床试验受试人群背后却潜藏着严重的问题。今年3月,因患者受试服用辉瑞公司的抗癌药“索坦”而死亡产生的一起诉讼案在4年后终得到裁决,法院判辉瑞赔偿患者家属30万元。这次裁决案也再一次将临床试验中所存在的问题推到了舆论浪尖。
由于相较欧美、日本等国,在中国试药成本较低,同时中国人口多,病源丰富;另外,中国病人中多为贫困者,体内没有其他药物成分,可以取得最理想的试药效果;并且中国的药品市场庞大,早日试验有助于尽快获准在中国上市。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展试验。事实上,在我国开展临床试验并不是什么坏事。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发展中国家临床药理学分会委员曾繁典认为,“这有利于中国医学界与世界接轨,同时这些药品一旦获准上市,中国患者可以在第一时间用上最先进的药物。”
另外,近段时间发布的不管是《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还是《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定下了这样一个基调,即主攻新药,提出了获得新药临床批件等各类批件200个以上,新药证书、兽药证书、医疗器械证书等各类证书100个以上。然而,如此巨大的目标也考量着我国目前新药临床试验中的各个方面。
临床研究是医药创新研发的重要环节之一,从全球医药领域新药研发资金的分布来看,临床研究阶段的投入已经占到新药研发投入资金的2/3,是资金投入的核心阶段。然而新药的研发成本不断上升,产出却越来越难,临床试验的风险越来越高。我国目前仿制药生产企业占多数,短期内无能力和意向在临床研究领域投入;本土创新型企业有意识加强临床试验,但是资金和经验不足、缺乏引导和培训;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少且基本都在大城市,而新发病人大多在农村,加之能做药物临床试验的医院不多,导致成本提高。因此,具体到国内能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的临床试验机构较少。
曾有业内人士如此形容我国的临床试验与国外的区别,“国外新药审评程序像个‘漏斗’,宽进严出,进入Ⅰ期临床试验很容易,到了Ⅲ期临床时,只剩下20%左右,淘汰率近80%。而我国的新药临床审评则像个‘管桶’,上Ⅰ期临床试验十分困难,一旦进入便可一通到底,通过率几乎达到100%。”
近年来,我国药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新药临床试验作为药品安全的重要考量也就显得非常必要。2011年12月6日,由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共同主办的全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科学、客观、有效地评价创新药物,是支持“重大创新药物创制”、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家局将创新机制,强化监管,对药物临床试验造假者绝不姑息。然而,对于发现临床试验造假的具体管控方法却并未提及。
除了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临床试验转移到了我国,临床试验机构也随之将视野投向了中国。2010年,跨国CRO公司ICON与天津泰心-方恩实验室达成合作,共同建立中心实验室。该实验室通过了美国病理协会(CAP)等全球专业组织的认证和检查,并于近期承担起全球近10项各期临床研究项目。与此相隔不久,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药工业与消费产品检验公司之一--天祥集团宣布其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在上海投入运营。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2025年度“沪惠保”参保开启 累计赔付金额已超22亿元 (2025-04-23)
- 2025年1 (2025-04-23)
- Cell子刊封面论文:冯玉鹏等揭示肠道菌群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2025-04-22)
- 湾区企业家健康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唐山商会成立大会在深圳乐土举行 (2025-04-22)
- Science子刊:聂静/陈宇鹏团队揭示细胞型朊蛋白促进慢性肾病新机制,并提出潜在疗法 (2025-04-22)
- Cell新子刊: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开发不依赖抗生素的幽门螺杆菌防治新策略 (2025-04-22)
- Cell系列综述: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进展、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以及监管挑战 (2025-04-22)
- Science:将微生物疫苗与竞争菌株组合使用可有效杀死肠道中的致病菌 (2025-04-22)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04-22)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