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智能医疗进步大 处方纸慢慢隐退

智能医疗进步大 处方纸慢慢隐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智能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智能医疗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全球发展智能医疗的大趋势之下,未来应加大智能医疗方面的投入,并尽快出台相关的统一标准。处方纸已经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慢慢隐退。


  中国社会科学院医疗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强认为,总体来讲中国的医疗智能化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普及面还不够广,深度也比较浅。而且,各地、各系统、各医院机构信息化程度差异非常大,相互之间无法进行信息交换。

   
  根据目前国际公认的标准,智能医疗信息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和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阶段。当前,我国医院管理信息化以财务系统信息化为主,约占70%至80%;临床管理系统涵盖一些临床应用,如电子病历、健康体检等,国内有20%左右的医院正向这一阶段转变;而公共卫生区域信息化包括若干医院之间的体系共享以及中小城市或大城市某区域间的共享,可能涉及居民档案、突发卫生事件等,但这在我国仍未有大的起步。

  
  据了解,美国的智能医疗信息化始于1970年代,但真正得到大幅度的发展和提高是在1990年代后,其中政府的鼓励和示范起了相当的作用。1995年起,美国联邦政府退伍军人医疗系统在肯凯瑟博士的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在三年内逐步整合原有的医疗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VistA系统,在全系统1400多家医疗机构内推广,最终做到全系统医疗信息化。目前这一系统已经在美国私营医院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并且运用到其他国家,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和世界上医疗信息化进程。

   
  日本在2009年制订了“i-Japan2015”战略,主要是进行电子保健记录及远程医疗建设上,个人可将自己的保健信息提交给医务人员,对处方信息或配药信息进行跟踪反馈,从而减少误诊概率,同时,大力发展区域性医疗机构合作。目前,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极其预防形势严峻,有接近两亿高血压患者和6000万糖尿病患者。接受采访的专家和业界人士表示,要解决上述问题,加强智能医疗建设是路径选择之一,未来应加大医疗信息化的投入,尽快出台相关的统一标准。

  
  此外,还存在医疗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低和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刘帆用“战国时代”来形容当前的医疗信息技术市场。以北京为例,3000多家医疗信息公司形成了白热化的竞争,微利之下公司根本没有钱去搞研发,技术水平低下。而且没有形成产品、技术和服务的一个整体集成,与国外在购买软件、硬件、服务方面的投入各占三成不同,我国购买医疗信息产品时,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各占到70%和30%,人的服务缺位。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