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价虚高 药店与医院的差别在哪

药价虚高 药店与医院的差别在哪

  一包中药,一家省级中医院卖40元,而在药店只要9元,药价虚高再次引爆公众眼球。对于其中超过3倍的差价,医院的解释是,“我们的药是从经GMP认证的中药饮片公司进的一等品,光配方中的‘灯盏花精粉’就要18元。”蹊跷的是,采访人员连续3天暗访调查,发现药店根本找不到这味“灯盏花精粉”中药。对此,一位从事医药行业的人大代表指出,正是这种只有医院有的“特供药”,背后暗藏药价虚高的利益链条。而医院只给电子处方拒给纸质处方,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成为医院维护“高药价”的工具。

   
  “现在医院都不需要病历了,就一张IC卡,医生开了什么药、什么价格都不知道,必须要划价缴费之后才会有打印的处方笺,我即便觉得药开贵了,也没有办法,只能拿药回家。”熊爹爹认为,电子处方已经成为了医院“进行强制消费的手段”。报道熊爹爹的遭遇后,不少市民向采访人员反映,原本是为了给患者建立详细诊疗档案的电子处方系统现在已经异变成“电子壁垒”,如同一把老虎钳,将人们拿着医院处方到药店购买低价药的最后通道也钳死。

   
  药价虚高真的是这样的吗?为了证实熊爹爹的说法,采访人员先后来到他就诊的医院和另外3家省内知名的三甲医院,问及就诊过程,所有受访者都表示,在就诊过程中,医生除了在病历上记录病情,处方已经完全实行“电子化”,医院如此做法无疑就是“逼迫”患者在医院购买高价药,以往拿着处方去药店买便宜药的最后途径也被堵死。对此,熊爹爹就诊的中医院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当医生在电脑上开出药方时,就已经显示了价格等信息,但由于患者太多,医生也可能没有一一告知患者这些信息。

 
  对于这样“变了味”的电子处方,谢子龙认为这是“医院利用信息技术达到垄断目的”,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医院的最终目的是让处方不外流,让患者无法去药店购药。此外,患者有权利在缴费之前了解医生为自己开了什么药,多少钱,而不是到交钱后才拿到消费详单。这样患者就只能在医院购药,即便知道价格会比药店高出一大截,也只能接受。”在以往的有关药价虚高的报道中大多指向西药,可采访人员通过多日来的调查暗访,发现中药流通环节中也同样存在着一条暴利链条。为此,长期从事医药经营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谢子龙,以及有着5年医药销售经历的谭少国为采访人员揭开了其中的内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