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对癌症患者进行“时间疗法”_医药资讯

对癌症患者进行“时间疗法”_医药资讯

67岁的A先生从2001年起3年里做了4次癌切除手术。开始患直肠癌马上手术切除。以后又发现癌转移到肝脏,做了肝癌切除手术。后来两次分别做了左右肺的癌切除手术。负责为A先生治疗的横滨市大学医院的教授曾为200例以上由大肠癌转移为肝癌的患者做了癌切除手术,运用化疗结合外科手术,使患者5年生存率达45%。 抗癌药物有副作用,它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会损伤正常细胞。不少患者由于身体虚弱无法接受有效治疗量,使化疗不得不半途而废。A先生在发现癌转移前曾在某综合医院接受化疗,后在化疗期间手指关节发麻,药量减少后食欲也难以恢复。而这次在横滨市大学医院接受大剂量化疗时竟没发生严重的药物反应。食欲也不受影响,每顿不留剩菜剩饭。 原来这种疗法称为“时间疗法”。该疗法抗癌剂注入量是传统疗法的1.5?2倍,而患者不发生严重的药物反应。经时间疗法治疗后,肿瘤体积减小到一半以下的有效率达70%。而传统疗法有效率仅30%。这一疗法由法国列布医师为首的三国联合研究小组首创,3年前横滨市大学医院开始为20位晚期癌症患者实施时间疗法。据临床观察,正常细胞白天较活跃,白天实施大剂量化疗时易使正常细胞受损伤。肿瘤细胞大多夜间趋活跃,对抗癌剂副作用有缓冲作用的激素,也在夜间增加分泌,黎明时达到峰值。根据激素分泌量的增减给药,可使药物副作用最小,而疗效最高。 这一疗法的依据是人体的生物钟效应。生物钟控制着睡眠和觉醒、血压、体温的变动,激素的分泌等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一旦人的生命节奏被扰乱,就会出现诸如失眠、忧郁、夜游等疾病和症状。 最近不断有研究报告证实生物钟和药效的关系。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教授,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连续一周24小时观察后,确定服药时间,结果提高了疗效。九州大学研究生院大户茂弘副教授发现,白天给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时,患者的生物钟会被扰乱,易出现失眠、忧郁等症状。后改在傍晚使用干扰素,结果患者生物钟基本正常,不快症状也较少出现。大分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医师曾对病人体重连续进行精密测量,发现人的体重以一天为周期发生增减波动。每天体重波动有规律者,促进脂肪燃烧的激素分泌较容易,减肥容易成功。体重波动无规律者,促进脂肪燃烧的激素分泌较困难,减肥难以成功。妇科医生也报告,女性排卵日前10天左右为妊娠积蓄能量,此时对水和营养的需求较旺盛。如果在此时减肥会扰乱人的生活节奏,使减肥出现逆效果。(据“新民晚报”)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