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2012年医药行业向智能化发展

2012年医药行业向智能化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向智能医药行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智能医疗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全球发展智能医疗的大趋势之下,未来应加大智能医疗方面的投入,并尽快出台相关的统一标准。


  处方纸已经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慢慢隐退。几年前,“病历本”就已被一张“医疗卡”所代替。可以通过电话或在网上预约门诊,而不再需要浪费时间排队挂号;在就诊时,通过“医疗卡”,医生就可以在电子病历系统上了解到所有的过往病史和医学诊断材料,包括X光片、化验结果、用药记录等等,甚至是目前的药费负担。由于直接与医保系统联网,还可以根据自己财务负担决定是否选择某些不在报销目录之内的药品;而医生将诊断结果输入电子病历中后,便会出现一个基于既往循证医学的治疗方案,医生可以以此为指南,结合病人的特殊情况进行微调,但同时要注明调整方案的原因,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并确保安全的最大化。而在电子处方上传的同时,收费室和药房的电脑上就已经显示出来,在医疗卡里提前储值的话,那就更方便了,就可以直接去药房领药。
 

  这种“无纸化”办公只是中国医药行业领域正在发生的“智能化革命”的一部分。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包括五个方面,首先通过医疗信息系统,采集患者的信息并将其结构化,然后再上传到信息交换平台,通过病人主索引工具、临床数据库等使其得以共享。同时,还有运营管理系统,比如HRP医院资源管理软件可以满足诸如药品、物流、办公耗材等项目的统计和管理,实现临床和后台的并举。此外,还建立了区域医疗系统,将电子病历整合成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拓展到其他医院以及社区。

 
  在医生看来,智能医药行业更重要的标志是采集到的信息如何被有效利用,即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消除所有的安全隐患。

 
  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国在医药行业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很多医院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电子结算等应用信息系统,有些地方政府也在进行居民健康信息库的尝试性建设。

 
  智能医药行业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和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阶段。当前,我国医院管理信息化以财务系统信息化为主,约占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临床管理系统涵盖一些临床应用,如电子病历、健康体检等,国内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医院正向这一阶段转变;而公共卫生区域信息化包括若干医院之间的体系共享以及中小城市或大城市某区域间的共享,可能涉及居民档案、突发卫生事件等,但这在我国仍未有大的起步,随着我们国家突飞猛进的发展,2012年甚至以后,我国的医药行业发展将向智能化全面发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