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消化类药品成为价格调整的开场

消化类药品成为价格调整的开场

  3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关于调整消化类等药品价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从5月1日起调整部分消化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此次药品价格调整共涉及53个品种,3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百分之十七,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幅百分之二十二。发改委调整部分消化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可能是近期医保目录药品新一轮价格调整的开场。


  据悉,此次调价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30多亿元。有业内人士表示,将对相关医药企业和市场产生一定冲击。事实上,医药调价的风声早已经吹过一阵。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今年2月召开了消化系统药物等4类药品价格专家评审会。而到2月底也传出国家发改委与各省市物价局医药主管部门讨论新一轮医保药品价格调整的消息。

 
  国药控股运营管理部高级顾问指出,从此次调价的文件看,大抵延续去年的价格调整思路,缩小了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价格差距。

 
  从《通知》附表的单独定价药品最高零售限价看,主攻医院市场的合资或外资原研药生产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如在这次医药调价中,中美史克的西咪替丁注射剂的最高零售限价为12.2元,并且要求2013年5月1日起降为8.7元。面临类似二次下调的还有阿斯利康的奥美拉唑注射剂、葛兰素史克的昂丹司琼注射剂以及宁波市天衡制药的格拉司琼注射剂。

 
  对此,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建议,对于部分降幅较大的产品,希望能够给予企业2年左右的缓冲期,以便企业能够完成生产和运营的调整。

 
  据了解,发改委此次对消化类药品调价的另一个目的是希望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包括加强成本和出厂价格调查与监测工作,为合理确定最高限价水平奠定基础;改进药品定价方法,对部分药品探索采用药物经济性评价和国际价格比较方式定价,对部分药品探索试行统一定价;加大对高价药品降价力度,特别是降低外资原研制药品价格;对已达到国际水平的仿制药,在价格政策上给予支持等等。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