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用辅料曾长时期没受中国制药业重视

药用辅料曾长时期没受中国制药业重视

  药用辅料曾在相当长时期内,没有受到中国制药行业的重视。原来中国企业认为能生产原料了,说明这个药已经有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药品的原料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另外还有辅料,两个合在一起才称为药品,还要加一点包装材料,整个才是药。给病人吃的不仅仅有活性成分,还有辅料,还有内包装、外包装都得算,这对我们药品就提出了新的概念。药品研发的时候就要把原料药、辅料、处方、试剂,所有的东西都考虑进去。从辅料的功能、处方组成、相融性各个方面控制质量。


  随着医药行业转型升级,产品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一些中小企业被重组或淘汰,企业向生产新型药品方面发展,在药品做成剂型的过程当中,用什么样的辅料显得越来越重要。欧美和日本等国的药用辅料比我国早发展了四五十年的时间,药用辅料在我国是近十年来才慢慢受到重视,但是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超出了监管速度。中国制剂使用的药用辅料有500多种,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药用辅料为132种,仅占总数的25%左右,其他大部分为相关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而在美国约1500种辅料中,约有50%收载于美国药典和法国药典;欧洲药用辅料约有3000种,在各种药典中收载也已经达到50%。


  2010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下发征求意见的《药用原辅材料备案管理规定》,但没有正式实施。早在2005年就开始征求意见的《药用辅料管理办法》也未见实施,这些都使得对药品辅料的管理基础薄弱,执法标准不明确。我国一部分技术水平低的药用辅料,产品还停留在淀粉、糖粉、糊精等“老三样”上。很多种类的药用辅料用量少,所以中国实际情况是,一些化工厂或是传统制药企业改造出一个车间,在生产化学原料的同时捎带做点药用辅料,专业化程度不高。


  药用辅料我国化学化工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监管真空。这次曝光的“毒胶囊”事件中,明胶生产那块属于质监部门管理,胶囊生产才属于食品药品监督来管理。再加上跨省跨市打假的难度,都需要整个监管体制的捋顺。作为企业经营者,非常希望能成为推动行业立法的一部分,“除去监管,一个好的市场环境还是有赖于我们这些企业的诚信守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