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新药研发进军国际市场需要扬长避短

新药研发进军国际市场需要扬长避短

  国内很多药厂一提到国际化,首先想到的是缺乏经济实力,没有国际化经验,语言不通,不敢往外看,不敢出去尝试。目前除了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在其他国家上市已经获得该国批准的新药研发,几乎都不需要再开展注册临床试验,只需整理已有试验数据报批即可。很多小国家仅需几个月的时间、几万美元的注册成本即可“搞定”。


  国际市场并不只局限在欧美日发达国家,而且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欧美日上市难度大,药厂完全可以考虑从亚太、拉美、东欧甚至非洲国家切入。通过这些项目临床试验积累经验,锻炼和培养人才,为今后进军发达市场打下坚实基础,确立了国际化的市场策略后,在新药创制中,最好是从基础研究开始就以国际化标准来进行,从一开始就为产品打好符合ICH指南要求的良好基础。


  基于我国长期以来以仿制药研制的历史,《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只有设置在国内的药厂开发1类新药研发可首先在中国进行Ⅰ期临床试验,国外原研药完成Ⅱ期或Ⅲ期后可在中国首发上市,反观美欧新药审评,对于原研药执行的是宽进严出的审批政策,即上临床试验容易,但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失败的案例却占大多数


  如能充分运用国内外优势扬长避短,采用较高的标准进行新药研发,将极大缩小成本,加快进度,提高国际资本对产品价值的认可度。因此,进行新药开发时,需同时考虑国内和国际两个方向的研发策略,灵活实施。 利用在中国的优势,迅速将项目推进到Ⅰb或者Ⅱa期临床试验阶段,如果整个过程以较高的国际水准操作,则能最大化吸引国际资本市场对产品的追捧。


  国际上每个新批品种的研发成本已经达到几十亿美元,一个新产品进入Ⅰ期临床就意味着数千万美元的价值;进入Ⅱ期临床可能有上亿美元的价值,进入Ⅲ期则意味着5亿美元以上的价值。由此可见,这个投入和产出比非常划算。树立长远的国际化眼光,紧靠市场和资本,从研发项目一开始就以国际标准实施,有效利用国际国内研发平台的优势和资源,将彻底激发中国新药研发产业的潜力,开创一个中国引领的亚洲和欧美日共分天下的世界新药研发新格局。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