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品电子监管漫漫未来之路

药品电子监管漫漫未来之路

  由于药品监管系统与企业内部系统中的客户名称不是统一的编码体系,编码标准不一致,无法直接对接,必须为每一张单据手工选择往来单位,该步骤在核注核销环节占用了大量时间,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和药品电子监管网相互独立,信息不能共享。


  如何实现与企业原有ERP管理系统无缝对接,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旦药品电子监管网能够为流通企业提供充分的信息,企业就可以利用药品监管码的属性信息进行出入库自动验收,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由扫码所带来的整体物流效率损失。


  药品电子监管网也在寻找途径巩固网站的软硬件建设。据坊间传言,中信21世纪计划将药品电子监管网做成盈利模式,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收取服务费。“可能不会是中信21世纪自己做,而是委托给其他的企业合伙去做。”“这将是一个可怕的结果”有人评论道。


  对专业人员培训的缺失也是目前药品电子监管码在实施过程中生产与流通企业反映出来的重要问题。“一些中信21世纪派出来的培训员对自己的程序本身也并不熟悉,有些功能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操作。”陈淇表示。


  “未来药品电子监管码怎么走谁也不知道,也许SFDA会委托给一家比中信21世纪更有实力的信息提供商也有可能。”一位持续关注药品电子监管实施情况的业内人士指出。但不管如何,在理想状态下,药品的电子监管可以做到多方共赢,但现实却是,在各种错综利益的交错下,药品的电子监管好似成为众矢之的,每个环节都充满着各种方式的不匹配。尽管所有人都知道政策的推进需要时间,一步步渐进,药品的电子监管很明显,确实是还有很长的路,很多的环节去匹配。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