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国制药企业应加强质量风险管理

中国制药企业应加强质量风险管理

  近年来,新版GMP增加了一个新的章节,叫质量风险管理,一时间,质量风险管理成了医药界一个非常时髦的词。但事实上,风险管理早已不是什么新事物。早在多年前,质量风险管理在财务、保险、职业安全、公共健康、食品、医疗器械等许多领域就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即使是医药行业,早在2005年11月9日,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CH)就发布了中国制药企业的质量风险管理(ICH-Q9)指南,EU-GMP附录20“质量风险管理”也于2008年3月生效。中国制药企业新版GMP将质量风险管理纳入规范,顶多只能说是与时俱进而已。 引入质量风险管理概念,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从而提高风险/效益比。


  任何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时间、金钱、人力等)都是有限的,只有都用到刀口上,才能实现最佳效果。用新版GMP规范里面的一句原话,就是“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当与存在风险的级别相适应”。

   
  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中国制药企业加强质量风险管理,为所有涉药方(包括医生、患者、监管部门和药品生产企业)建立一个对话基础,即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因此药品质量的评价最终都要落到患者用药风险上来。然而,也许是对于大多数中国制药企业来说,质量风险管理还比较陌生。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