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药材品种价格回落 实为必然

中药材品种价格回落 实为必然

   不少在去年火爆异常的中药材品种,更在今年纷纷跳水。一度高涨至每公斤七八百元的太子参,现在不过两百元。业内人士更表示,在经历了三年的暴涨行情之后,或许国内的中药材市场正在迎来拐点。事实上,在经历了三年的暴涨行情以后,或许中药材的第四波涨价潮已经在悄悄退却。


  据了解,在今年“毒胶囊”事件发生后,国家开始对医药市场进行全面整顿,不少药企都暂停进货生产,整个中药材市场的需求十分萎靡。而金融危机阴霾仍未退却,药材出口订单也大幅减少。


  “我父亲也是做了一辈子药材生意,他都开玩笑地说,像去年前年那样的行情,恐怕这辈子也就这一次了。”荷花池经营中药材的贸易商李先生笑称。“这三年中药材涨价太厉害,许多药农都跟风扩种,产量大大提高,可是实际需求却并没有那么多,甚至还有所减少。行情这么不稳定,很多药商以前手里有100万就敢买100万的货,现在就算有300万也不见得能拿20万出来买。”李先生更表示,今年是他做药材生意以来最难做的一年,而明年甚至可能更难做。


  “其实在经过了三年的涨价之后,中药材的价格出现回落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中药材说到底还是农副产品,即使短期炒作上去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也还是会回归其原本价格。”中国成都中药材指数编制办公室主任余力表示。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