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全线并购的“后效应”_医药资讯 |
![]() |
今年上半年,2004年一度火热的医药并购因为华源、东盛、复星等几大资本巨头脚步放缓而略显沉寂。但自上个月以来,在几大资本新秀的助推下,并购忽然又热闹起来。先是传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的通用医药控股有限公司与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重组事宜已洽谈完毕即将签约的消息,随后又传出通用医药对上海家化旗下医药产业的收购也将在不久进行的消息。而同在上海的另一家业外资本上实联合也不甘落后,加快了在医药产业攻城掠地的步伐,近段时间,上实联合先后收购上海医疗器械股权,随后又以超市资产置换胡庆余堂药业等药企股权。因此有人戏称,这两家企业在制药行业的并购动作大有超越华源之势。 此两大资本在医药行业的一系列并购有一个极其类似的特征:都强调全线收购,而对具体的并购目标模糊化。简单地说,就是涉足整个医药产业链,包括从上游生产到下游流通企业,甚至关联医院以及医疗器械等企业,将它们统统都往这“一个袋子里装”。中国通用在收购多家制药企业的同时,还想着在云南、河南等省托管医院药房。上实联合也不忘往医药流通领域伸手。难怪相关的财经媒体都用类似“该公司具备了从医疗器械到药剂以及中医药产品的完善产品线”的溢美之词,来形容这两家资本豪门在医药行业接连不断的大手笔。 不过这两个新秀的动作比起在医药界大名鼎鼎的华源集团来说,还有一定差距。华源是用大生命的概念来形容自己的并购范围,目前华源大生命产业囊括了原料药、制剂、天然药品、零售渠道、医疗、医疗器械等,几乎涵盖了整个医药产业。如此大胃口的整合模式在全球都少见。只有在中国,类似的并购方式才成为时尚。 当然,目前对这种大而全的并购模式下结论,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论断为时尚早,因为这几家企业扩张的势头还没有停止,但这种超大规模全线并购的种种“后效应”正在一些案例中显露出来。 去年还在资本市场上驰骋的华源集团今年步伐明显慢了下来,大批量、高频度的收购使华源大生命产业“出现危机”的说法近期不断传出,“缺乏充裕的资金”、“专业人才过量而经营人才欠缺”、“并购后整合能力有限”、“作为资源整合型企业,赢利模式并不清晰”等等,都是并购后逐渐出现的问题。有分析人士判断,华源能不能对新吃进的北医消化好将是决定其今后命运的关键因素。 近期华源并购能力减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其内力的消耗程度。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华源争夺哈药受创,迎娶东北制药未成,云药集团花落东盛。在医院板块,洽谈中的上海5家医院难以入怀。而并购云药失利,尤其让周玉成恼火。曾在云南驻扎了大队人马的华源不得不因此实行战略转移,移师成都。2004年10月,成都“第三总部”计划难产,华源北上南下攻城掠地再次遭遇无奈。最近对山东鲁抗、新华制药的收编也搁浅。笔者希望华源并购这堂生动的课程能给通用医药和上实联合这样的资本新秀一点启发。(作者:陈国东)(转载自《医药经济报》)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国投聚力斥资4.5亿元独家战略投资弈柯莱生物 国家资本重仓生物制造核心赛道 (2025-07-29)
- Science:利用AI设计出精确的分子制导导弹,精准攻击癌细胞 (2025-07-29)
- 北京市卫健委:社区卫生服务中间儿科服务根本完成全笼罩 (2025-07-29)
- 国度卫健委印发2025年度食物平安国度尺度立项筹划 (2025-07-29)
- 北京:若何让优质医疗资本从“扎堆”转向“全域平衡” (2025-07-29)
- 是什么成就了人类大脑?Cell:新研究鉴定出两个与人类大脑特征相关的基因 (2025-07-29)
- Cell子刊:姜学军团队揭示缺氧通过表观遗传调控铁死亡 (2025-07-29)
- 中国学者一作Nature论文:自身抗体影响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2025-07-29)
- Science:新研究发现一类具有肾脏保护性的RNA分子,有望用于治疗肾脏疾病 (2025-07-29)
- Nature Genetics:汗水也分“三六九等”?只有取悦大脑的运动,才能真正滋养生命 (2025-07-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