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抗结核新药研发严重局限短期难进展

抗结核新药研发严重局限短期难进展

  近年来,随着耐多药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多,全球出现了第3次结核病回升,结核病流行情况呈卷土重来的严峻形势。结核病流行趋势不容乐观,但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的抗结核新药研发已经走到十字路口。目前,我国对结核病防治的投入正在逐年增加,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522个县(区)建立了由定点医疗机构负责结核病诊治的新型防治服务体系,“耐多药肺结核”现已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试点病种。


  据了解,结核病每年致使将近200万人丧生,在传染病中,其死亡率仅次于艾滋病(HIV/AIDS)。94%的结核病病例和98%的死亡率发生在发展中国家。WHO抗结核病耐药报告显示,在一般人群中耐药情况已经达到最高水平,耐多药结核病仍呈螺旋上升趋势。如该趋势无法及时扭转,耐药性肺结核病将引发无法治愈的疫情。


  与严峻的疾病情况相对应的是现有抗结核新药的严重局限性。目前,全世界治疗结核病的一线药物大多仍然依赖于少数几个四、五十年前发明的药物,而二线药物往往价格较贵且相对一线药物效果不甚理想,疗程长、疗效差,不良反应严重。全球结核病药物研发联盟首席科学家马振坤博士认为:“获得更多、持续的资金为患者提供下一代结核病疗法,是药物研发管道面临的最大挑战。”无国界医生组织认为,进行必要结核病药物研发的资金短缺率达75%。


  据了解,当前抗结核新药开发跟不上多耐药结核病发生速度。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实验室,对抗结核新药的研究已从过去的基本静止状态进入活力相当大的时期,但是自利福平问世至今的30年,没有一个新型化合物用于抗结核治疗。除缺少商业利益外,开发有活性的新化合物并发展为临床有希望的抗结核药物还有困难。


  目前,多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只能应用异烟肼、利福平以外的价格昂贵、不良反应多的二线药物。改进多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急需新的药物。虽然全球抗结核药联合会希望到2010年至少能注册一种新开发的抗结核药,并且到2012年能提供给高发区使用,但至今没有让人满意的进展。国内不少企业都在开展抗结核新药和疫苗的研发,不过相比之下,分散的研发难以在短期内取得进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