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阿片类药物耐药性罪魁祸首“揪出”_医药资讯

阿片类药物耐药性罪魁祸首“揪出”_医药资讯

吗啡、杜冷丁等麻醉台上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在让病人“忘记疼痛”的同时,也会产生耐药性。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旭博士指导的感觉系统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发现了斩断吗啡等阿片类药物耐药性的关键分子,这项重要成果的论文8月26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细胞》杂志上。专家认为,该研究不仅揭示了 吗啡镇痛作用的新原理,更找出了其间产生耐受性的罪魁祸首,为开发新型持续奏效的镇痛药提供了理论基础。 据介绍,人体内的P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大分子,名叫“P物质前体分子”。张旭博士等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大分子是调控吗啡等镇痛的关键。研究人员通过动物研究还发现,只要剔除小鼠体内的P物质基因,小鼠就不会产生吗啡等耐受,镇痛效果也大幅提高。由此得出P物质基因就是产生耐受性的罪魁祸首。该研究突破了痛研究中对于P物质的传统认识,认为P物质不单纯是一种致痛物质,更是直接调控吗啡等阿片类药物镇痛功能和耐受性的关键分子。 张旭博士说,此项研究突破了以往痛觉调控系统的传统认识,也给临床治疗以启发,只要抑制人类的P物质基因,就有希望开发出全新止痛药――只镇痛、不耐受,效果持久,而不必加大用量。但张旭同时也表示,该成果目前只能解决吗啡类药物的耐受性,还无法阻止其上瘾的副作用。(据“光明网”)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