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进驻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趋势走向 |
![]() |
美国美敦力公司在9月28日以高达8.16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康辉控股(中国)公司。此后不久后,美敦力于10月15日购买了深圳先建科技公司19%的股权并获得该公司的产品分销权。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两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并购,这不仅体现了美敦力公司完善其产品结构、抢先渗透中国医疗器械基层市场的战略方向,同时也意味着该领域的市场潜力日益突显。
由并购事件为切入点,纵观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整体并购情况,据清科数据库统计显示,2011年全年,中国医疗器械领域披露并购案例共计5起,披露的并购金额涉及96.4亿元,无论案例数或资金规模,均较2009年及2010年有大幅增长。2012年1月至10月,中国医疗器械领域披露并购案例为9起,披露金额达83.7亿元。并购所披露的资金规模虽稍有回落,但并购案例数目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00%.
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潜力提升的前提下,外资加码进驻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趋势走向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行业巨头重金加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譬如GE、Karl Storz、柯惠(Covidien)等。这些公司或积极推进其在中国区域的研发,或增设相关项目、或增开研发中心,所有这些措施的实施均为了提高其在中国本土的实力。以Covidien为例,2011年研发资金占其总销售额近5%、计划未来2年内面世50余款新产品的同时,对中国市场开发力度也在不断提高。除了在中国区域内将有产品推新计划外,其远期目标更成为中国境内第二大医疗器械公司,于2016年销售额增至5亿美元。
另一方面,外资企业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中国基础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拘泥于高端器械领域的同时,不少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将触角探至中国基础医疗器械市场,甚至确定更有针对性的中低端为主的市场目标。早在几年前,全球最大的医疗成像及信息技术公司锐珂医疗就进行了战略调整,将主要精力置于中国的社区、农村等基层医疗市场。而今,得益于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外资医疗器械企业积极顺应形势,将目光投在了基层医疗机构以及中低端的医疗器械领域。

- 相关报道
-
- N Engl J Med:“坏胆固醇”克星再升级?新药Obicetrapib狂降近30%,心脏救星来了? (2025-05-13)
- eBioMedicine:科学家发现“抗炎新星”!TYK2抑制剂有望改写1型糖尿病治疗史 (2025-05-13)
- Cell Rep Med:新型癌症免疫疗法为晚期实体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2025-05-13)
- Nat Neurosci:我国科学家针对人类大脑功能连接的寿命变化提出新的见解 (2025-05-13)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细胞·代谢》:心脑相连!华科大团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诱导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新机制 (2025-05-13)
- 真实临床应用证实瑞维鲁胺为内脏转移mHSPC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5-05-13)
- 锐正基因重磅产品和平台亮相2025 ASGCT年会 (2025-05-12)
- 西妥昔单抗β临床Ⅲ期研究发表Nature旗下高分期刊,国产EGFR抗体药物有望改写结直肠癌治疗格局 (2025-05-12)
- Cell:新研究表明乳酸调节人类先天性免疫系统的训练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