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进驻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趋势走向 |
![]() |
美国美敦力公司在9月28日以高达8.16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康辉控股(中国)公司。此后不久后,美敦力于10月15日购买了深圳先建科技公司19%的股权并获得该公司的产品分销权。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两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并购,这不仅体现了美敦力公司完善其产品结构、抢先渗透中国医疗器械基层市场的战略方向,同时也意味着该领域的市场潜力日益突显。
由并购事件为切入点,纵观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整体并购情况,据清科数据库统计显示,2011年全年,中国医疗器械领域披露并购案例共计5起,披露的并购金额涉及96.4亿元,无论案例数或资金规模,均较2009年及2010年有大幅增长。2012年1月至10月,中国医疗器械领域披露并购案例为9起,披露金额达83.7亿元。并购所披露的资金规模虽稍有回落,但并购案例数目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00%.
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潜力提升的前提下,外资加码进驻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趋势走向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行业巨头重金加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譬如GE、Karl Storz、柯惠(Covidien)等。这些公司或积极推进其在中国区域的研发,或增设相关项目、或增开研发中心,所有这些措施的实施均为了提高其在中国本土的实力。以Covidien为例,2011年研发资金占其总销售额近5%、计划未来2年内面世50余款新产品的同时,对中国市场开发力度也在不断提高。除了在中国区域内将有产品推新计划外,其远期目标更成为中国境内第二大医疗器械公司,于2016年销售额增至5亿美元。
另一方面,外资企业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中国基础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拘泥于高端器械领域的同时,不少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将触角探至中国基础医疗器械市场,甚至确定更有针对性的中低端为主的市场目标。早在几年前,全球最大的医疗成像及信息技术公司锐珂医疗就进行了战略调整,将主要精力置于中国的社区、农村等基层医疗市场。而今,得益于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外资医疗器械企业积极顺应形势,将目光投在了基层医疗机构以及中低端的医疗器械领域。

- 相关报道
-
- Nat Metabol:神经元中的“能量储备站”——甘油三酯或在大脑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5-07-08)
- 主论坛嘉宾日程公布!梁琼麟/孙伟 /严俊等嘉宾出席,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8月29-30日即将开幕! (2025-07-08)
- Cell重磅:华人团队首次从iPSC构建出高度血管化的肺和肠道类器官,一作已回国加入中科院 (2025-07-08)
- Mater Today Bio:3D打印可灌注血管化皮肤模型亮眼登场!自带"营养通道",模拟伤口愈合超给力,药物测试更靠谱 (2025-07-08)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黑龙江省集中带量推销药品进下层医疗机构、进平易近营医疗机构、进批发药店任务施行方案 (2025-07-08)
- 海南省印发《三医真实天下数据使用治理暂行方法》 (2025-07-08)
- 《自然·医学》:运动是改善疾病的“通解”!临床试验证实,对于身患两种及以上共病的成年人而言,运动有益,可提高生活质量 (2025-07-08)
- 国内“三甲”医院纷纷布局细胞治疗,脐带血免疫细胞治疗迎来新机遇 (2025-07-07)
- 告别乙肝,全球首个针对慢性乙肝的细胞治疗产品SCG101V获批临床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