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市场呼吁保障传统膏方质量

市场呼吁保障传统膏方质量

  膏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运用中药、滋补品或食品等依法熬制而成的膏类制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膏方已成为一种时尚,在江浙沪一带使用尤为普及。提升传统膏方质量就成了市场的新要求。


  膏方成方到患者手中前,要历经开方、配料、浸泡、煎熬、投料、收膏等多道环节。从监管部门职责上看,对于开展膏方门诊的医院资格及开方医生的资质要求,应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加以控制;而膏方的原料药材购进渠道、质量、加工制作过程则应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规范。据笔者了解,目前针对膏方的监管还存在空白地带,亟需对其应用与管理出台规范。


  目前湖州市各大中医院、中医坐堂药店都陆续推出了膏方服务,但膏方消费的主流仍然是各大中医院,有中医坐堂的药店开具的膏方数量有限。以该市“膏方节”的主办单位湖州市中医院为例,2010年该院共开具膏方2800人次,金额500万元;2011年,受冬季气温偏高、医保限制等因素影响,共开具膏方约1000人次,金额为200万元。而该市某知名药品零售药店2010、2011年开具的膏方均在50人次左右,金额在10万元以下。


  医疗机构的膏方一般是由上游供货商代为定制。据了解,湖州市中医院2008年前依托院方制剂室或租用药厂厂地,为本院客户定制膏方;2008年以后,该院直接将膏方委托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供货方某医药公司代为加工定制。可见,医院一般不直接进行膏方加工,而是由供货方代为定制。上述做法成为医疗机构膏方应用的趋势。


  委托加工传统膏方质量拷问:在药材环节,一张膏方多则20多味药材,少则10余味,这些药材的来源、质量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重点。近3年来,湖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工作,对于部分易掺杂掺伪的品种加大了抽验力度,但如何对膏方的加工定制进行规范管理仍存困惑,特别是目前医疗机构多采用委托供货方代加工形式定制,受托方多为外地药品批发企业或饮片生产企业,膏方所用药材质量、加工定制环节控制仅以双方的委托合同为准,目前还存在一定的监管肓区。


  根据要求,医院必须对购入的饮片严格把关,履行《药品管理法》规定的验收义务并按规定进行养护,以确保配方的饮片质量合格可控。在代煎的情况下,饮片由供货企业直接代为煎制,然后发至医院或患者手中,饮片的质量、代煎效果由供货企业把关,医院不直接参与。一旦发生药品质量纠纷,很难核实双方的责任。


  根据目前膏方定制的监管现状,考虑到加工定制过程还处于管理盲区,针对加工企业用房条件、人员、设备设施、质量、卫生管理薄弱等现状,笔者建议:一方面,国家对企业加工生产行为应以登记备案的形式纳入监管范畴,避免膏方定制跨地区加工生产可能存在的监管肓区;另一方面,出台对中药代煎、膏方定制的管理办法,对加工生产方的硬件、人员、设备设施、标准加工流程进行明确,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煎药行为予以制止。


  监管部门应根据膏方定制的登记备案情况,加大对膏方定制企业所用药材、饮片的监督抽样力度,规范定制企业饮片的批号复核,以实现批号追踪。一旦发生质量纠纷,可以追根溯源。要求加工定制膏方的人员严格凭证上岗,无上岗证的非中药专业人员不得从事膏方定制工作,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对其加工定制传统膏方质量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建立从业人员工作、培训档案。完善奖惩机制、监督机制,促使煎药人员严格遵守操作程序。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