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董事长张生瑜突发心脏病辞世 |
![]() |
张生瑜
据了解,张生瑜年仅39岁,是继今年4月中旬,*ST北生董事长何玉良因癌症去世后,又一位在任期间去世的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
昨日,记者在获悉消息的第一时间赶赴崇文门外大街的同仁堂本部,楼下公司保安已得到相关消息,拒绝记者上楼采访的要求,而在记者与其周旋之际,有眼尖同行发现同仁堂总经理高振坤行色匆匆地登梯上楼,记者上前询问相关情况,遇保安阻拦。
记者拜访了张生瑜的办公地点,这是一座仅与集团一街之隔的四合院,但同样的,公司董秘办人员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而门卫则告诉记者,今天没有看到尾号为35566的红旗轿车出现在办公区域,最后一次看到是在前天。据了解,这辆红旗轿车正是张生瑜的座驾。记者守候在同仁堂公司门口,然而直到下班,也未能见到高振坤离开公司。
资料显示,2007年4月30日,同仁堂在发布了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的同时,发布了董事长变更公告,时年刚刚37岁的张生瑜意气风发地走马上任同仁堂董事长一职。此前张生瑜历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企管处副处长、综合计划处副处长,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等职务,而在其当选为同仁堂董事长之前数年,还一直担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一职。
彼时,同仁堂正处在市场认为其过于保守的销售模式和落后的销售渠道的质疑中,因此,张生瑜在上任后,一直把创建新的销售渠道作为公司一项主要任务来抓,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销售模式的革新对于现阶段同仁堂的发展的重要性。
招商证券研究员张明芳当时表示,熟谙证券市场的张生瑜在多年担任董事会秘书期间,起到了很好的资本市场连接纽带和桥梁作用,对于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的同仁堂,年轻董事长的产生将使资本市场对同仁堂充满了新的期待,"具备深厚的品牌和品种资源优势的同仁堂,将朝向利于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方向挖掘产品潜力、消除公司营销瓶颈,推动公司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但公司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张生瑜上任后同仁堂的基本面与之前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当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0%,每股收益0.537元,利润仍然低于预期。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国有企业,同仁堂的革新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没有几年的持续推进,恐怕难见成效。然而张生瑜的突然辞世,给市场留下了猜想的空间,谁将接替张成为下一任董事长。
或许这一问题的答案便等同于,同仁堂是延续前路继续革新求变,还是老一辈高管再度出山以维持保守路线。
曾被寄予厚望
作为同仁堂股份上市11年来首次起用的“少壮派”掌门人,张生瑜在资本市场刚刚崭露头角,是同仁堂用人“知识化、年轻化”的标志。
同仁堂股份历年报表显示,张生瑜完全成长于同仁堂,曾任同仁堂集团企业管理处副处长、综合计划处副处长,同仁堂股份证券部副主任、主任,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董事会秘书,同仁堂股份董事会秘书、副董事长。昨天,记者联系到曾担任同仁堂股份副董事长、去年刚从同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职位退休的田大方先生,他语气沉重连称“可惜”。他说:“我在同仁堂很多年了,张生瑜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也是集团努力培养的一位非常重要的年轻干部,他非常聪明、勤奋钻研资本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在田大方担任同仁堂股份副董事长时,张生瑜担任董秘。田大方介绍,张生瑜从大学毕业后不久就进入同仁堂集团,从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做起,对同仁堂有深厚感情和高度的忠诚,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做到今天实属不易,去年接任上市公司董事长,也是集团用人“知识化、年轻化”的标志。
虽然还不满40岁,但张生瑜在资本市场名声显赫。除了前文所担任的多项职务,他还是另两家上市公司的独董:从2008年6月担任顺鑫农业(000860)的独董,从2008年4月担任紫光股份(000938)的独董,上述两家企业均为在深交所上市的北京本地公司。
2007年张生瑜出任同仁堂股份新董事长时,引起机构热议。申银万国认为,同仁堂股份近年高管变化虽频繁,但董事长一职10年没有变动,54岁的殷顺海此番让位于38岁的张生瑜,表明公司开始将重任交给年轻一代,标志着古老的同仁堂迈向年轻化时代。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明芳曾评价,张生瑜深知资本市场对同仁堂的期待,在担任董事长后,有望消除公司营销瓶颈,推动公司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改革步伐或受影响
作为中药老字号的同仁堂,一直是基金的宠儿,如今深谙资本市场的掌门人辞世,对公司影响几何?多位分析人士表示,不会有太大影响。
虽然董事长病逝的消息昨天中午就已传出,同仁堂股价还是在下午顽强走强。
记者致电多位证券分析师,他们均表示刚刚得知这一消息,感到十分意外,目前还不能判断市场会有怎样的反应,但从公司基本面情况来看,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中原证券分析师王博指出,从昨天市场的表现来看,市场似乎并没有受到公司高管发生变动的影响。
记者注意到,从公司披露的历次财报分析,公司股票向来备受机构青睐,前十大流通股几乎被各家基金公司占去。今年一季度,十个席位更是为基金一手包办。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对记者说,同仁堂的公司治理比较完善,有一整套完整的用人机制和人才储备,因此事件不会对公司的经营带来太大影响。此外,虽然公司中报还未披露,但中期业绩应当符合市场预期,实现盈利。
该人士表示,事实上,张生瑜走马上任后,确实一改同仁堂此前陈旧的经营风格,颇具创造力,对公司运营、销售和营销模式等进行了诸多建设性改革。因此,市场也担心,如果其继任者不能秉承公司新老接替、创新求变的风格,公司改革步伐可能受阻。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国度药监局宣布仿造药参比制剂目次(第九十二批) (2025-05-14)
- Nature:为什么你能快速上手新事物?原来是纹状体pDMSt帮你搞定了“逐次试验更新”! (2025-05-14)
- N Engl J Med:“坏胆固醇”克星再升级?新药Obicetrapib狂降近30%,心脏救星来了? (2025-05-13)
- eBioMedicine:科学家发现“抗炎新星”!TYK2抑制剂有望改写1型糖尿病治疗史 (2025-05-13)
- Cell Rep Med:新型癌症免疫疗法为晚期实体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2025-05-13)
- Nat Neurosci:我国科学家针对人类大脑功能连接的寿命变化提出新的见解 (2025-05-13)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细胞·代谢》:心脑相连!华科大团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诱导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新机制 (2025-05-13)
- 真实临床应用证实瑞维鲁胺为内脏转移mHSPC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5-05-13)
- 锐正基因重磅产品和平台亮相2025 ASGCT年会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