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其实更懂得幽默 |
![]() |
欢笑和幽默是成人赋予孩子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孩子给予父母最好的礼物。
儿童最初的快乐感出现在3至4个月,父母给婴儿换尿布时,抚摸他的腹部,他会发出“咯咯”的笑声,这是婴儿对父母亲昵的反应。
6到7个月的婴儿有了更多的笑声,甚至在喂食中伴随尖叫,这往往是进食愉快的表示。
1岁时,孩子开始与他人交往,并学会玩“藏猫猫”之类的游戏。
这类游戏能使小儿学会开玩笑、找乐子,并从中获得乐趣。
2岁的小儿已能理解较深层次的幽默情景,例如妈妈把头巾蒙在小儿头上让他照镜子,或看到电视上的可笑画面,他都会咯咯大笑,甚至还会扭动身体,跳上跳下,兴奋不已。
3到4岁的幼儿喜欢“人来疯”,能使用言语技巧说一些逗乐的话。
尽管最初的笑话不太适当,有时无法理解或只是重复押韵的词语。
可见,孩子天生就具有某种幽默感,而如果父母将微笑和幽默始终贯穿于孩子的生活中,更会使其终生受益。
下面给家长几个让孩子保持快乐、懂得幽默的小贴士。
建立快乐的环境。
为孩子在家中留一块空间,挂上一块木板,贴上可爱的卡通画片、滑稽的生活照片等,并经常更新。
与孩子一起阅读富有喜剧色彩的图画书。
让孩子观看适合其年龄特点的电视、电影,鼓励他模仿其中令人捧腹的动作。
时不时对着孩子做出幽默的动作,如扮鬼脸、伸舌头等。
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或寻找快乐、幽默的素材,如晚饭后和孩子一起回忆白天的所见所闻,要求孩子画出或说出有趣的情景来。
对孩子表现出的任何一点幽默或有趣的行为大加渲染,孩子就会乐此不疲。
最后一点,请记住,孩子只有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才能发展幽默感和快乐向上的情绪。
待孩子长到5岁至6岁时,便可能开始对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
如,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巧用、绕口令的学习,都能使他们感到趣味盎然。
与此同时,你也应鼓励孩子学习猜谜,甚至由孩子自己编一些简单的文字谜语。
7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
他们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
如果此时大人们能作出引导,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那当然更是明智之举。
8岁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
父母应注意倾听孩子回家后讲述的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欢笑。
这也是一种父母对孩子的幽默感做出肯定的表示。

- 相关报道
-
- 国内男性也能打九价HPV疫苗了,有必要接种吗? (2025-04-18)
- 吃疏肝益阳对肾虚阳痿有作用吗? (2024-02-26)
- 专家:缺乏运动是中国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首要致病原因 (2023-10-19)
- 研究发现每天饮用含糖饮料的女性患肝癌风险可能更高 (2023-08-15)
- 杖头木偶是什么生肖,已答解释 (2023-07-06)
- 变化无方是什么生肖,已答解释 (2023-07-06)
-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效果怎么样,有人吃过吗? (2023-05-23)
- 科学预防宫颈癌 这两个知识点要了解 (2022-11-11)
- 专家: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病毒的适龄女性也应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2022-10-14)
- 和“快枪手”说再见!幸之素以天然之力,让良宵“性趣昂然” (2022-10-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