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创业板呼之欲出

创业板呼之欲出

种种迹象表明,创业板的启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业界翘首以盼的创业板“十年磨一剑”,如今已经有了浮出水面的冲动。

  首先是1月6日,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发表新年致辞时表示,2009年将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板,实现创业板平稳启动,大力推进报价转让系统,加快完善有机联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紧接着,尚福林在今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透露,近期将公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陆续发布实施细则。他同时要求做好创业板上市资源培育工作:“合理设置交易门槛,强化创业板监管措施,防止过度炒作,确保创业板顺利推出、平稳运行。”此番讲话表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是,创业板的推出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业界人士认为全国“两会”期间推出的可能性最大。

  创业板的顺利破茧得益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向,尤其是后者,更为迫切。在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状态下,或许企业需要考虑的,不是什么时候上创业板,而是如何保持成长性和创新性。

  一个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提法是,资本市场要服务于实体经济持续增长。“在服务国民经济全局的功能上要有新的拓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完善资产定价等功能。”尚福林表示。而此前,尚福林在多个公开场合的表述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将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曾表示,中小企业是带动就业的重要一翼,目前政府出台4万亿元的经济拉动政策,不少行业涌现投资机会,民企乃至中小企业面临重大机遇。而经常因研发资金短缺而在企业经营上捉襟见肘的中小型医药企业,可望受益于政策性利好,快速步入资本通道,成为创业板的首批“通行者”。

  创业板的推出,在有利于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同时,显然也为创投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资金快速回笼提供了契机。创业板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通过专业创投机构投资得以快速成长。而医药、信息网络、新材料等行业的创业型企业所具有的高成长性,早已经成为创投与风投机构竞相追逐的目标。

  就创新与增长潜力而言,医药企业可谓有目共睹。《福布斯》1月16日发布中国潜力企业200榜中,不少来自医疗健康产业的企业表现优异。其中位列第一的成大生物,主业是生物疫苗,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达到惊人的300%,目前总资产虽然只有4.6亿元,但2007年企业的净利润却高达2.5亿元。此外,同样来自医疗行业的乐普医疗器械、康辉医疗器械也排居榜单前列,分别在第3位和第4位。

  然而,相比各主板市场要求三年利润率等企业业绩说话才能“过会”等高门槛,创业板为不少新兴的中小型创业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资本舞台。目前,创业板的门槛是最近两年连续盈利,净利润总数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是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此外,除了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外,能够建立起各层次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也是证监会眼下正在研究的重点:创业板企业根据今后的发展情况可以转成中小板或主板。同时,对于那些之前已经从财报等方面进行准备的公司,在经历经济危机的波动后,也有可能通过并购重组来达到创业板的门槛。

  据了解,早在2008年创业板推出热望之前,深交所人士就曾公开表示,已经培育了相当数量的企业资源,不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最新资料显示,目前创业板已经准备了8000多家后备上市资源,有不少医药企业位列其中。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