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材五大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
![]() |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药材质量存在以下问题: 种质不清 种质是决定中药材质量的内在因素,不同种质的药材成分、药效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在药材品种方面,以往有一定的研究,例如,我国药典收载的大黄为掌叶大黄、唐古拉大黄和药用大黄,秦艽收.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药材质量存在以下问题:
种质不清
种质是决定中药材质量的内在因素,不同种质的药材成分、药效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在药材品种方面,以往有一定的研究,例如,我国药典收载的大黄为掌叶大黄、唐古拉大黄和药用大黄,秦艽收载了秦艽、麻花秦艽、山秦艽和粗茎秦艽。但是,对一些品种的变种则研究不够。一些专家研究表明,我国药材的化学多样性比较常见,即存在不同的化学型,例如野生薄荷有薄荷酮型、胡薄荷酮型、香芹型等六个化学型,药用质量差距很大。此外,资源科学化学的发展,正在为区分不同种质药材之间不同化学成分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但是,与种质客观差异相对应的实际情况是:不加区别的采挖、种植、使用,药材内在的质量不可避免地存在先天不足。
科学的种植、加工技术被忽视
药材是供药用的特殊商品,优良的栽培、加工技术才能保证药材的内在质量,因此在栽培年限、采收部位、采收期和加工方法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但是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这些技术往往被忽视,较为典型的例子是“杀青”。大黄不是要六年后采挖、黄芪不是要栽培五至七年吗?等不及了,缩短为三年。党参现在也改为两年采挖,而且连手揉板搓的工序也省略了。
药材种植遇到“农残”问题
“农残”问题是随着药材种植业的不断扩大而逐步受到重视的。种植业必然会遇到病虫害的问题,药材也不例外,例如人参有黑斑病、枸杞有蛀蛾等等。在目前实际防治中,由于缺乏规范管理,经常不顾毒性,滥用农药。如种植枸杞时使用呋喃丹、1605等剧毒农药,甚至在采果期使用。最近有报道指出,美国在人参样品中检出农药残留五氯基甲苯,已向FDA报告。原本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无可厚非,但滥用农药已严重影响到药材的药用安全性,就必须严肃对待、管理了。
药材质量科研工作有待加强
药材质量科研工作不足有两方面:其一,对药材标准的研究,因其成分的复杂和用药机理的复杂,制定定性、定量标准在目前还有很大困难。其二,药材生产如何规范化研究,缺乏这样的研究,也就无法从药材质量形成的角度有目的地稳定质量、提高质量。标准的研究和规范的研究是相辅相承的,由于我国药材生产情况复杂,更需要药材质量科研工作对药材生产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研究,提供质量稳定的药材,促进药材标准科学、合理。
野生药材质量下降
长期以来,不同程度的掠夺性采挖,给野生药材资源带来了极大损害,许多药材不仅数量稀缺而且质量下降。许多药材特别是贵重药材往往是“越贵越采,越采越少,越少越差”。以杜仲、厚朴、黄柏三种木质药材为例,不分大小乱砍乱伐,甚至连收树种的成年树都所剩无几。还有野麝,几乎被一网打尽,现在麝香的质量连科研需要都很难满足。再如西藏虫草,现在价格涨到每斤几千元,质量明显不如以前。 医药网新闻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药材质量存在以下问题:
种质不清
种质是决定中药材质量的内在因素,不同种质的药材成分、药效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在药材品种方面,以往有一定的研究,例如,我国药典收载的大黄为掌叶大黄、唐古拉大黄和药用大黄,秦艽收载了秦艽、麻花秦艽、山秦艽和粗茎秦艽。但是,对一些品种的变种则研究不够。一些专家研究表明,我国药材的化学多样性比较常见,即存在不同的化学型,例如野生薄荷有薄荷酮型、胡薄荷酮型、香芹型等六个化学型,药用质量差距很大。此外,资源科学化学的发展,正在为区分不同种质药材之间不同化学成分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但是,与种质客观差异相对应的实际情况是:不加区别的采挖、种植、使用,药材内在的质量不可避免地存在先天不足。
科学的种植、加工技术被忽视
药材是供药用的特殊商品,优良的栽培、加工技术才能保证药材的内在质量,因此在栽培年限、采收部位、采收期和加工方法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但是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这些技术往往被忽视,较为典型的例子是“杀青”。大黄不是要六年后采挖、黄芪不是要栽培五至七年吗?等不及了,缩短为三年。党参现在也改为两年采挖,而且连手揉板搓的工序也省略了。
药材种植遇到“农残”问题
“农残”问题是随着药材种植业的不断扩大而逐步受到重视的。种植业必然会遇到病虫害的问题,药材也不例外,例如人参有黑斑病、枸杞有蛀蛾等等。在目前实际防治中,由于缺乏规范管理,经常不顾毒性,滥用农药。如种植枸杞时使用呋喃丹、1605等剧毒农药,甚至在采果期使用。最近有报道指出,美国在人参样品中检出农药残留五氯基甲苯,已向FDA报告。原本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无可厚非,但滥用农药已严重影响到药材的药用安全性,就必须严肃对待、管理了。
药材质量科研工作有待加强
药材质量科研工作不足有两方面:其一,对药材标准的研究,因其成分的复杂和用药机理的复杂,制定定性、定量标准在目前还有很大困难。其二,药材生产如何规范化研究,缺乏这样的研究,也就无法从药材质量形成的角度有目的地稳定质量、提高质量。标准的研究和规范的研究是相辅相承的,由于我国药材生产情况复杂,更需要药材质量科研工作对药材生产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研究,提供质量稳定的药材,促进药材标准科学、合理。
野生药材质量下降
长期以来,不同程度的掠夺性采挖,给野生药材资源带来了极大损害,许多药材不仅数量稀缺而且质量下降。许多药材特别是贵重药材往往是“越贵越采,越采越少,越少越差”。以杜仲、厚朴、黄柏三种木质药材为例,不分大小乱砍乱伐,甚至连收树种的成年树都所剩无几。还有野麝,几乎被一网打尽,现在麝香的质量连科研需要都很难满足。再如西藏虫草,现在价格涨到每斤几千元,质量明显不如以前。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新子刊: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开发不依赖抗生素的幽门螺杆菌防治新策略 (2025-04-22)
- Cell系列综述: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进展、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以及监管挑战 (2025-04-22)
- Science:将微生物疫苗与竞争菌株组合使用可有效杀死肠道中的致病菌 (2025-04-22)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04-22)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2025-04-22)
- 【会议通知】ISFO (2025-04-22)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 (2025-04-22)
- 专家、业界聚焦西医药出海:摸索可行性途径 (2025-04-22)
- 两部分发文 许可出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临盆 (2025-04-22)
- 国度医保局:展开医保影像云索引上传试点任务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