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用良心做药

用良心做药

 从“齐二药”事件到“假糖脂宁胶囊”,近年来,接连不断的药害事件在严重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同时,也在一遍遍拷问医药企业的产业良心。

  确保产品安全有效,是任何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都必须恪守的产业良心。所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传统古训一直被中国医药界视为产业良心。

  但是,总有事与愿违的行为发生在我们身边:一边喊着“把质量作为市场制胜的法宝”之誓言,一边却擅自改变生产工艺甚至关键参数;一边是“严格执行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标语,而另一边却使用假劣原料投料生产……诸如此类,即便是极个别现象,给产业带来的都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重新树立被“害群之马”损害的产业良心并赢得社会信任,是每一个医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这就需要企业摒弃“以最小成本换取最大利益”的逐利思想,实实在在树立安全责任感,在制药人、售药人和用药人之间建立起一种超越“赢利”的感情;让企业每一分子,从老总到一线员工都思考生产技术之外的话题??“良心药、放心药”,从而建立全行业的产业“良心体系”。

  但产业良心仅仅依靠企业以及从业人员的自我养成、自我约束远远不够,还必须依赖法治和体制环境的制衡。其中,关键是如何在法治环境下,探索一种有章可循的良性取利模式,通过法律的强化、信息的透明,来规范药品生产、销售、使用等流程,减少药品安全隐患。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设计与实施监管制度时,要着力于不确定性因素对既有规定的干扰,着力于遏制“钻空子”的侥幸心理,进一步促进产业良心的回归与确立。这是产业“良心体系”运行必须接受的监督。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