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探索适合国情的规范生产之路

探索适合国情的规范生产之路



 

  自实施以品种为单元的GMP管理制度以来,河南省各级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图为省局监管人员到企业进行检查。(河南省局提供)

  2006年~2007年,我国相继发生多起重大药害事件,严重危害了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令大家感到困惑的是:这些出现药品质量问题的企业都是通过GMP认证,各种资质齐全的合法企业,为什么仍然无法保证药品质量?如何才能保证公众用药的安全有效?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并探索以品种为单元实施GMP管理工作,提升了企业实施GMP的能力和综合水平,全省药品生产秩序得以显著改善。

  药害频发:

  曝出GMP认证制度缺陷

  1984年,我国在引进吸收世界各国GMP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GMP,并在医药生产企业推行。2001年颁布的新的《药品管理法》强制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认证。

  河南省局按照国家局的部署和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和药品监管人员组成认证检查组,按照时限要求对该省药品生产企业提出申请的剂型进行了认证检查。通过强制认证,河南省54家不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企业被关闭,改变了认证前药品生产企业“多、小、散、乱、差”,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秩序混乱的局面,药品生产企业的设施设备等硬件得到更新,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较大地提高了药品生产的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同时也优化了河南省的医药经济结构和运行质量,促进了医药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正当社会各界高度评价GMP认证取得的显著成绩时,“齐二药”、“欣弗”等震惊全国的药害事件发生了。2006年4月,广州市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连续发生15起因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简称“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的重大事件,导致13名患者死亡,2人病重。同年7月,西宁市部分患者在使用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欣弗”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随后,广西、浙江、黑龙江、山东等地也分别报告出现类似病例。据统计,“欣弗问题药”共造成11人死亡。

  这些出现药品质量问题的企业都是通过GMP认证、各种资质齐全的合法企业。为什么通过认证的合法企业仍然无法保证药品质量?社会各界疑窦顿生。

  寻根问底:

  找出症结所在

  如何才能找到这些药害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成为政府和药品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河南省局的领导带领有关技术专家多次深入药品生产企业调研,和一线操作工人、车间班组长沟通,了解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困难。同时,深入学习美国、欧盟等国家和组织实施GMP的情况,仔细对比,认真研究,发现了产生药害事件的问题症结所在??以剂型为单元的GMP认证制度。

  据了解,我国当年制定GMP时,医药工业发展水平很低,产业基础薄弱,缺医少药是卫生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基于这种情况,我国所制定的GMP认证制度是以药品剂型和车间为单元进行认证和发证,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实施要求也比西方国家宽。

  另外,大多数企业对实施GMP理解不深入、不透彻,都是在制度的压力下实施GMP(不在限期内通过认证,就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一定会被取缔)。因此,一些企业从形式上对照GMP认证检查条款,突击进行设备设施等硬件的改造;在软件上,出钱找人编制一些以剂型为单元,严重脱离实际的软件来应付检查。而通过认证获得GMP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很多企业认为,只要通过GMP认证检查,在今后5年里就“万事大吉”了。因此,大多数企业在通过GMP认证后,没有进一步将GMP全部条款落实到每个剂型的具体品种的生产全过程、落实到每个生产岗位和管理岗位上,以至于企业的生产活动脱离了GMP的要求,无法有效保证药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通过GMP认证的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就是由于在生产“欣弗”时,没有严格按照这个品种的具体生产工艺参数进行灭菌,影响了灭菌效果,导致了药害事件发生。“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广东佰易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药品监管部门以剂型为单元对企业进行GMP认证时,也只是对照GMP有关条款检查企业是否配备了相应的硬件、软件,而没有、也不可能检查认证车间所有生产品种和岗位,是否都按照有关条款全员、全过程地实施和落实。同样,在对企业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和跟踪检查时,也主要是对照GMP认证的有关条款和要求,看企业是否能够保持通过认证时的水平和条件。GMP的宽泛实施与具体品种的脱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前药品质量安全的重大隐患。

  顺势而为:

  以品种为单元实施GMP

  GMP是规范药品生产过程、保证药品质量的一个良好有效的规范,只要认真实施就能够保证药品质量。但我国的GMP从规范的制定到专家的认证、企业的实施以及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都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因此,要保证药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就必须进行改革。

  经过深入调研论证,2007年,河南省局大胆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品种为单元实施GMP管理工作,即把GMP的实施具体细化到各个品种和各个岗位,有效解决当前GMP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实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其基本内容是:以品种为单元、以岗位为基点,完整真实地将GMP全部条款落实到每个具体品种的生产全过程、落实到每个生产岗位和管理岗位上。

  河南省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提出这个思路后,他们查询了大量的法律法规。《药品管理法》中明确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制定的GMP组织生产。”有了这个“尚方宝剑”,河南省开始依法进行GMP实施理念的改革。河南省局提出,首先监督企业对当年生产的品种至少选定两个以上进行试点,建立并认真实施以品种为单元的药品GMP管理体系;第三年使企业所有实际生产的品种均能按照GMP要求组织生产,其生产工艺参数经过科学验证,达到药品质量安全可控的目标。这样,既给企业消化吸收的时间,同时又可以抓紧时间完成好工作。这项工作的核心,就是要依照《药品管理法》监督企业切实实施好GMP,使企业的实施、专家的认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都能够有严谨、具体、刚性的实施条款所遵循,切实保证药品生产的质量安全。

  优势凸显:

  以品种为单元的管理模式推而广之

  “通过两年来的实践,目前,我省药品生产企业实际生产的品种全部在科学验证的基础上,按照法定的处方工艺和GMP要求组织生产,GMP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到各个环节,企业实施GMP的自觉性空前提高,实施水平和能力也有很大提升,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采访中,河南省局的有关负责人欣喜地告诉记者。

  据介绍,通过开展实施以品种为单元的药品GMP管理工作,一方面,全面提升了监管部门对实施GMP的认识和理解,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日常监管的标准更加明确,检查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克服了盲目、笼统、宽泛的检查模式,极大提高了监督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推进了药品生产企业扎实、深入、全面实施GMP工作的开展,提升了企业实施GMP的能力和综合水平,使全省药品生产秩序显著改善。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过去在制粒岗位,多数企业的岗位操作规程中笼统地规定沸腾制粒烘干温度为41~60摄氏度,但这是适应所有品种的区间值,实际上不同的品种所要求的温度值并不一样。正是因为这项参数是一个宽泛的、不能指导具体操作实施、不能体现个性化差异的参数值,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不均一、甚至不合格。而通过以品种为单元实施GMP管理,则解决了这一类问题。如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通过实施以品种为单元的GMP管理后,生产的注射剂类药品灯检合格率从95%提高到97%;江苏平光信谊(焦作)有限公司生产的木香顺气丸,溶散时限合格率也从97%上升至99.5%;焦作市博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氯化钾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灯检合格率由91%提高到93%;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六味地黄颗粒剂制粒岗位收得率由74%提高到90%;华兰公司明确了10%规格人血白蛋白钠离子的最佳控制范围,使该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采访中,很多企业的负责人都表示,通过实施以品种为单元的药品GMP管理工作,细化了管理文件和岗位生产技术文件,使各类文件的制定更科学、可操作性更强,岗位员工生产每一品种时有了十分明确的操作指令,企业管理上了台阶,废品率下降了,产品质量得到有力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

  郑州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李莉告诉记者,郑州羚锐制药通过实施以品种为单元的GMP管理,将每个品种的特点落实到每个相关管理文件和操作规程中,从全过程保证了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差错,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看病讲究对症下药,河南省局找到症结所在后,大胆“开药”,提出以品种为单元实施药品的GMP管理,完整真实地把GMP全部条款落实到每个具体品种的生产全过程,落实到每个生产岗位和管理岗位上。相比前面处理药害事件的被动做法,这种提前防范、主动出击的做法更符合国情,符合现在的药品生产现状,也可以说是贯彻了GMP的精髓,深化了药品的GMP管理,因此值得在系统内推广学习。

  ??记者感言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