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商业并购整合可预见的三变化 |
![]() |
医药商业并购整合可预见的三变化:
变化一:越来越注重资源整合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指出,企业并购不仅仅是一项财务活动,只有在资源整合上取得成功,才是成功的并购。否则,仅是在财务上的合并,将导致业务和财务的双重失败。
医药商业企业的并购整合,必须以提升企业的规模扩张能力、费用控制能力和深度服务能力为目标,开展资产财务重组、业务归核、组织整合、流程重构、区域布局、增值服务延伸、品牌经营管理、文化重塑等工作。
变化二:合纵,向上下游延伸
随着医药商业企业规模扩大,其手中掌握的辐射网络、配送能力、资金实力以及客户资源日益占优,市场分销份额和渠道话语权同步增加,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势必将采取“合纵”策略,更大程度地向上下游延伸,重新寻求产业链利润分配,赚取工业利润和零售终端的利润,增强企业收益。
尤其是对于上游,一方面,可采取贴牌生产,即委托制药企业加工,即OEM生产方式,提升毛利率。从国际医药分销业的发展轨迹看,分销企业和连锁药店介入上游生产或者采取OEM贴牌生产方式已成趋势。美国最大的医药分销企业Mckesson2006年销售规模880亿美元,其中贴牌生产规模达到300亿美元。目前,国内部分商业企业已经开始如此操作。
另一方面,是开展工商强强联合。如国药控股与江苏康缘药业、九州通与康恩贝形成的“工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基于共同市场观和价值观实现工商结盟,把工业的产品、服务资源与商业的渠道、信息资源对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双赢、共同发展,展开市场推广和销售合作,提高效率和企业抗风险能力,打造“工业??经销商??分销商??重点终端”的价值链,最终实现双赢。这将成为未来市场的趋势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工商博弈才是常态。如南京医药股份叫板西安杨森,暂停采购其所代理的所有药品,将西安杨森国内销售额的10%架空,并得到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武汉医药的声援;而西安杨森作为品牌型药企,采取渠道补救计划,宁愿承受每天160万元的损失,拒不妥协。由此可见,工商博弈和竞合,将会长期、普遍存在,这将是未来医药市场的一道风景。
变化三:连横,实现商商结盟
随着竞争加剧,“地方割据势力”为了与全国性巨头竞争,势必要进行战略性应对。区域性企业,将会广泛开展区域内、区域间联盟,作为相对弱小的一方,联合其他相对弱势的力量,是必然的策略,如2005年的“中国医药经济联盟”,2006年的“四川医药物流联盟”。
通过连横结盟,合作双方可共享代理权,整合资源,扩大销量,降低成本,以便更大程度地争夺话语权,争取到更多的品种代理权,与强势企业抗衡。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封面论文:冯玉鹏等揭示肠道菌群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2025-04-22)
- 湾区企业家健康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唐山商会成立大会在深圳乐土举行 (2025-04-22)
- Science子刊:聂静/陈宇鹏团队揭示细胞型朊蛋白促进慢性肾病新机制,并提出潜在疗法 (2025-04-22)
- Cell新子刊: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开发不依赖抗生素的幽门螺杆菌防治新策略 (2025-04-22)
- Cell系列综述: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进展、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以及监管挑战 (2025-04-22)
- Science:将微生物疫苗与竞争菌株组合使用可有效杀死肠道中的致病菌 (2025-04-22)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04-22)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2025-04-22)
- 【会议通知】ISFO (2025-04-22)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