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传播用药知识 药店得天独厚

传播用药知识 药店得天独厚

  近日,北京某媒体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用药知识普遍欠缺。在接受调查的人中,4%的人看不懂药品说明书;近20%的人吃药看广告而不是听从医生或药师的指导;吃药凭经验、过分迷信抗生素等现象则更是普遍存在。

  无独有偶,北京市药监局近日公布的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对北京药品市场安全程度的评估结果也显示,中国“公众安全用药知识不足”。其中,只有18.8%的受访者在买药时会注意药品批号;20.5%的受访者表示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购买过处方药;72.2%的受访者会“随手扔掉”过期药品。

  章小兵在安徽省青阳县南街大药房工作多年,是该店的经理兼驻店药师。虽然南街大药房规模不大,但因为距旅游胜地九华山不远,旅游者较多,因此章小兵接待的顾客也是形形色色,既有来自大城市者,也有当地的城镇居民,甚至还有不少来自农村的消费者。

  虽然顾客的差异很大,但药学知识不足是他们共同的特点。章小兵说:“不过区别在于,文化水平较高的消费者往往容易‘自以为是’,选择药品时不听医生或药师指导,认为价格越贵越好、产品越新越好,甚至一些消费者‘矫枉过正’,药品刚刚出厂两个月,就拒绝购买。而文化水平较低的消费者,尤其是农村消费者,则容易偏听偏信或看广告吃药,误认为做广告越多的药越好;或者别人吃什么自己便吃什么,忽略了个体差异。”

  专家表示,其实公众普遍存在的用药误区还有很多,比如注重药物疗效,忽视治疗周期;认为服药时间准不准无所谓;为了增强疗效自行加大服药剂量;用茶水、牛奶等饮料冲服口服药,等等。“服药时的‘不拘小节’,会给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专家说。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住院治疗,19万人因此死亡。

  长期以来,为了提高公众的药学知识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各地药品监管部门也没少费力气。2008年12月17日,福建省厦门市药品监管部门走入厦门大学校园摆起了“摊子”,让师生了解如何鉴别药品的真假,普及药品知识;2008年12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南宁市政府在南宁联合开展“安全用药,健康相伴”主题宣传活动;日前,北京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编写50万册《公众安全用药知识手册》,免费发放给北京市民,同时还将开展“安全用药宣传月”活动,向市民宣传安全用药知识……类似的宣传活动可谓不胜枚举。

  忽略的“阵地”

  对于药品监管部门的种种努力,哈尔滨市宝丰大药房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药品零售企业同样有责任向公众传播用药知识,而且药店也有能力成为传播健康用药理念和科学用药知识的最佳平台。“可事实是,”一位业内人士说,“无论是社会还是药店自己,似乎都没有对药店的这一功能给予足够的关注。”

  该业内人士表示,其实药店在传播用药知识方面有着很多独特的优势。比如,门店的药师和店员可以随时随地与进店的消费者交流药品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的用药理念和用药习惯。同时,药店还可以通过会员制等方式与顾客建立长久的稳定关系,使药学知识的传播持续深入地开展。此外,由于药学知识的专业性,普通公众往往对其不感兴趣,而进药店的顾客则有着用药需求,渴望了解用药知识,此时进行知识传播当然更容易被接受。

  不仅如此,章小兵说,药店传播用药知识很多时候是通过事实来“教育”消费者的,所以效果也更好。一次,有位中年人因肠胃不适到南街大药房购买“整肠生胶囊”,但服用后发现“无效”,便怀疑是假药,遂回到药店质问。营业员经过了解,得知他是边喝开水边吃的药,便向他解释:“整肠生胶囊”是活性菌,用开水服用会使活性菌丧失活性,另外,用开水服用抗生素也会使药品失效。中年人这才恍然大悟,并表示的确曾同时服用了阿莫西林。

  同样,辽宁一位李姓驻店药师的经历也说明了“现身说法”的重要。一次,一位老年顾客购买了一盒胶囊剂后,准备用药店提供的白开水当场服药。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李药师大吃一惊,只见这位老人拿出一粒胶囊,剥掉外壳,把药全部倒进水杯里。李药师见此急忙叫住了他。

  “怎么了?我一直这么吃药啊。”老人很不解。面对老人的疑问,李药师忙解释,胶囊制剂很多是对食道和胃黏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或口感不好、易于挥发、在口腔中易被唾液分解,或者易吸入气管。这些药之所以装入胶囊,就是为了保证药物有效,同时也为了保护消化器官和呼吸道免受刺激,一旦去掉胶囊壳服用,难免会造成药物流失、药效降低。所以,服胶囊剂时,不宜去壳服用。老人听后非常吃惊,此后每次购药都会找李药师详细咨询一番方才放心。“这样的消费者其实很多,一旦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们再吃药时就会谨慎得多,也知道多问问了。”李药师说。

  卖药先卖知识

  实际上,在向公众传播药学知识方面,药品零售行业也一直在“默默”努力。正如章小兵所说,“卖药就是卖知识”。作为药品零售行业中的一员,他相信,引领消费者健康用药理念的药店最终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传播药学知识的关键在于“人”。“首先要懂,”章小兵说,“药店的药学服务人员只有熟练掌握药学知识,才有可能让药店真正成为传播药学知识的重要阵地。”而事实上,药品零售行业对于内部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也越来越重视。2008年10月27日,老百姓大药房专门成立了药师俱乐部,该俱乐部成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专业培训和健康讲座提升药师的药学知识水平。

  但一位药品零售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目前消费者对药店药师和店员的信任度还不高,这也是药店成为药学知识传播阵地的一道“坎儿”。对此,章小兵表示,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药店药学服务人员除了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据他介绍,曾经有一位消费者拿着处方来药店购买 “金匮肾气丸”,当章小兵拿出一盒宛西制药生产的桂附地黄丸对他说这就是金匮肾气丸的时候,那位消费者却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甚至还怀疑章小兵在变相推销药品。看到消费者不信任,章小兵不急不忙地当着他的面在网上搜索出金匮肾气丸的资料。看着电脑上显示的“金匮肾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桂枝、附子二味药组成,因此又叫八味地黄丸或桂附地黄丸”的说明时,消费者终于转变了态度。“当消费者不信任你时,不妨借助书籍或网络来给自己提供佐证,打消消费者的怀疑。”一位业内人士说。

  而在农村,类似的药品知识匮乏现象更为普遍,尤其是农村的老人用药不当现象更多。曾有一位友人放假回农村老家串亲戚,不想吃坏了肚子,亲戚家的长辈赶紧拿出一盒止痛药给他,并对他说,家里人肚子痛都吃这个药,吃了就不痛了。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能调动起千千万万农村药店的积极性,一方面让从业者不断提高自身的药学知识水平,一方面让农村药店作为宣传阵地,通过一些活动,以及在日常经营中去加强药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于培养农村消费者的正确用药习惯将大有裨益。

  此外,“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药店要真正成为传播药学知识的重要阵地,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一位业内人士提醒说。实际上,政府相关部门与药店的合作早已有之,自2006年起,江西省南昌市、江苏省丰县等地的药品监管部门就把辖区内的药店打造成为“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宣传点,驻店药师作为宣传点的义务宣传员向公众宣传用药知识;北京市、海南省海口市等地的药品监管部门则通过在药店张贴安全用药宣传画、散发宣传资料、出专题宣传栏等方式向公众宣传用药知识。

  “作为药品零售企业,我们希望与政府部门的合作能够更持久、更深入。”一位药店老总说,“因为药店成为药学知识的宣传阵地,不仅有利于保证百姓用药安全,同样也会促进药品零售行业的健康发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