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要规模,但先保利润

要规模,但先保利润

  风向真的变了

  新医改方案的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价格管控的加强、新版GSP的升级等系列宏观政策的实施,将大大加剧行业竞争。“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许多人会死在明天的晚上。”中小商业在此环境下是要规模还是要利润?

  作为中小医药商业,如何才能分享新医改扩容下数亿元的市场蛋糕?如何获得或受惠于宏观政策的庇护?若没有一定规模,政府会给你定点配送的资格吗?若没有一定利润,企业如何扩大规模?

  

  供应链上的小链主

  在医药供应链中,有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五个环节,制造商挟品牌、品种以令市场;医院挟专业的医学服务以令消费者;最弱的链主当属分销商,只是起到上下游的桥梁作用,在整条供应链中所分享的价值也最少。

  在分销商的闭环里,一些商业经过前几年的攻城略地,借资金、人才、机遇的优势得以成为一方寡头,目前已形成以国药控股、九州通的全国性寡头商业公司及以科伦、双鹤等区域性龙头商业,上万家中小商业要在夹缝中生存,必须在供应价值链中争夺话语权,才能避免关门大吉。当然,被购并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关键是能卖个好价钱。因此,区域专业化成为中小商业的必由之路。

  

  争夺上游资源

  做品牌工业的区域分销商 大品牌、大品种不仅能集客、整合归拢渠道,也能为商业带来管理、信息、培训等软资源。

  做非品牌工业的区域经销商 非品牌工业也许资金、人才不济,或不能把自己打造为大品牌,但它拥有良好的产品,或独家,或某专科药品疗效显著。通过商业自身网络为其推广销售,必能争取到工业的大力支持,实现双赢。

  做自营品种的代理商 产品是实现销售的载体,商业可结合区域特点、自身网络、人脉关系,通过寻找品牌企业的非品牌品种,或非品牌工业的一线品种,或自行购买批文委托生产等方式,充实经营内涵。

  

  夯实下游基础

  做第二终端的供货商 地市单体药店不在少数,就算是连锁药店,其配送中心也不一定能全覆盖,做好药店的供货商,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是业务链的重要环节。

  做第三终端的配送商 新农合、“两网”建设使第三终端不断扩容,哪怕是获得一两个县的定点配送资格,也是一块可口的蛋糕。

  做自营终端的服务商 有一两家自营终端,不仅能使商业更易倾听消费者的声音,还能增加与厂家谈判的筹码。  

  

  提升自身能力

  吸收培养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但真正认识到人才重要性的商业不多,他们认为交情是难以替代的。其实交情只有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才更坚固,人才最好是培养出来而不是挖过来的。吸收培养人才的上策是招聘一定数量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培训、实践让其不断锻炼、提升,既有利于团队成员认同企业文化,产生归属感,也节约了成本。

  控制资金风险 加强应收货款、预付货款的管理,提高资金利润率,是考验企业老板的重要课题。

  加强流程管理 公司无论大小,都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并实施规范管理。细节决定成败,要使公司的每一个成员都能为顾客服务,快速反应,灵活应对,就必须在核心业务链上建立规范流程,如库存管理、采购规范、应收货款管理、销售考核、薪酬激励等。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