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心理 整体疗治 |
![]() |
进入21世纪全新的科技时代,人们健康意识空前提高,“拥有健康才能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有关睡眠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自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之后,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将“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国。
2009年的“世界睡眠日”以“科学管理睡眠”为主题。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睡眠障碍问题正逐渐重视起来,“科学管理睡眠”已提上人类睡眠管理计划,与此同时,各种睡眠障碍的治疗理念和手段正不断更新发展。
调整体质 改善症状
“中医理论认为,睡眠障碍主要是情志失调、起居失常、饮食不节、体质问题引起的,包括各种疾病继发的睡眠障碍。”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李艳向《医药经济报》记者介绍,睡眠障碍作为患者疾病症状群的一部分,一般不单独出现。它可以和临床所有专科疾病一起出现,对患者造成焦虑、抑郁、免疫力下降、诱发肿瘤、月经失调、疼痛、怕冷怕风,认知、食欲下降,情绪不稳定、生活节律紊乱、工作效率下降等不良影响。
许多睡眠障碍患者应用西药效果不是很理想,便转而寻求中医治疗。在传统上,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李艳则表示,他们并不强调脏腑辨证,而是强调整体治疗,在调整体质的同时,从原发因素入手,如工作、生活事件的解决,认知方式的转变都可促进睡眠障碍的好转。
“在体质调整方面,广东患者习惯煲凉汤,饮苦寒凉茶,病情大多虚实错杂,对于长期精神心理异常的患者来说,有些长期服用西药,或者遍服多种中药复方,其体质在原有基础上可能更有偏颇,寒热错杂为多,情绪变化明显,甚至更加敏感,焦虑抑郁同见,对症状敏感,临床调治此类病人最好寒热并用,且勿一味去火或者一味温补,更无需一味安神。焦虑、抑郁、失眠通常是症状群中的一部分,所以对于方、证、人相应的整体判断准确是取效的前提。”在临床上,除了帮助睡眠障碍患者解决心理问题,李艳多采用仲景方的经方治疗。
李艳表示,心理障碍与睡眠障碍共病几率极高,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倒班综合征、发作性睡病、心理生理性失眠、强迫症等均有明显症状交叉,仲景原文多次使用“不暝”、“噪”、“烦”、“惊”、“悸”等描述此类疾病。李艳结合其恩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的方、证、人相一理论,在临床调治此类疾病时,通过调整体质从而改善症状,甚至霍然而愈,突破了既往单纯安神镇静的思路,拓展调治方法,使临床疗效迅速而稳定。
体质心理 需要同治
李艳将常用经方总结为桂枝类、柴胡类、半夏类、附子类、大黄类、黄芪类、黄连类、干姜类、石膏类等十大类方,并将比较客观的用药指征,直接冠名如“桂枝症”、“半夏体质”、“黄连舌”等。临床尤其注重药证与方证,临床应用快捷,使经方的应用更容易入门。
李艳介绍,桂枝类适用的患者,具有以下睡眠特点:早醒,易惊,夜间汗出,多梦,噩梦,容易感冒;伴发症状特点为发热或者自觉发热,容易出汗,甚至自汗,手足尤甚,恶风、对冷热敏感、腹部容易有上冲感或者波动感、动悸、易惊、烘热。体质特点:性格敏感,多疑,内向,面色暗淡,或者苍白,面部斑点,皮肤湿润,舌色淡暗或有淤斑,女性多数弱不禁风。常用方剂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当归四逆汤以及温经汤、苓桂术甘汤、桂枝茯苓丸等。
柴胡类适用的患者,常有情绪烦躁,低落,口苦,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伴发症状特点为变化大,食欲不振,心悸,胸闷,大便干燥。体质特点:面色暗黄、缺乏光泽、皮肤干燥、善喜悲,对外界事物敏感,女性多乳房胸胁经常胀痛。常用方剂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逍遥散。
精神心理异常无论寒热多与痰扰有关。半夏类适用的患者精神常常低落、烦躁不安、幻觉、伴发症状常见肢体麻木、胆小、易惊、头晕、痰多、胸闷、咽喉不适、食欲下降,恶心、欲呕、大便溏、病程长。常用方剂温胆汤、黄连温胆汤、半夏厚朴汤、半夏泄心汤等。
而附子类适用的患者睡眠特征为睡眠难续,睡眠期间畏寒肢冷,冷汗出,周身肌肉疼痛,夜尿频,腰冷痛,主要伴发症状为冷甚。体质特点:形体偏胖、皮肤色晦暗、浮肿貌、倦怠、口唇青紫感、平素喜多着衣衫、大便时溏时干,常用方剂四逆汤、附子泄心汤。其他方剂还有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补中益气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等。
“在结合运用经方的基础上,调整体质、心理疏导、调整生活方式、调整家庭关系都对病情的稳定和减少复发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临床切不可过于迷信药物疗效,病人病情反复多与上述原因无法解除有关,还需对病人多加了解,言语谦和坚定,解释得当,往往起效更加迅速。”李艳表示。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封面论文:冯玉鹏等揭示肠道菌群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2025-04-22)
- 湾区企业家健康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唐山商会成立大会在深圳乐土举行 (2025-04-22)
- Science子刊:聂静/陈宇鹏团队揭示细胞型朊蛋白促进慢性肾病新机制,并提出潜在疗法 (2025-04-22)
- Cell新子刊: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开发不依赖抗生素的幽门螺杆菌防治新策略 (2025-04-22)
- Cell系列综述: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进展、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以及监管挑战 (2025-04-22)
- Science:将微生物疫苗与竞争菌株组合使用可有效杀死肠道中的致病菌 (2025-04-22)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04-22)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2025-04-22)
- 【会议通知】ISFO (2025-04-22)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