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标准” 败也“标准” |
![]() |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将更加深入。已定的标准也应该相应地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也就是说,产品标准同样要与时俱进。
近几年来,在我国不断发生“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类似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笔者以为,产品标准缺失或落伍,有关人员责任心不强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为何这样说?在最近举行的全国人大会上,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支建华说,在有些发达国家,对农药残留的监测指标有4000多个,但我国还不足300个,足见差距是多么巨大。而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对牛奶中被掺入三聚氰胺的解释却值得深思。他说,以前牛奶里加东西,质检总局是知道的,也知道有些奶制品确实会被不法分子加各种东西,但确实不知道加的是三聚氰胺。在知道有不法分子在牛奶中加各种“东西”,质检人员以已定的产品标准进行质量检测得以通过,导致“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这除了产品标准,还有就是责任心的问题了。
已定的产品标准是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条件下人们认识的结果,有它的局限性。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标准”也应不断地修改、补充、完善、充实新的内容。如果不管任何时候都墨守陈规,以不变应万变,用固定的制度,固定的观念去对待发展了的事物,那就不妥了。比如,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前一头奶牛吃草,每天只能产奶几十斤,而现在却可以产100多斤奶,吃的同样是草,产奶量提高这么多,营养成分还能达到原来的标准,这就是怪事。如果检测部门的人员责任心强,多问一个为什么,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
另一方面,如今各行各业发展很快,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如果监管部门还是用过去的那一套办法管理,就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但会给不法分子掺杂使假以可乘之机,还有可能扼杀了新生事物的生命。据笔者所知,在59届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上,东软、迈瑞等一些国内医疗器械知名企业都展示了一些新产品、新技术。这些新产品、新技术,完全可以和国外的尖端医疗器械产品和技术媲美,有利于打破国外的垄断,这是多么让人高兴和自豪的事。然而,就是因为医疗收费的标准问题,使这些企业在发展高技术大型医疗设备,推广这些高新技术的设备时受阻,遭遇了不该遭遇的困难,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一项标准有利于造假,不利于创新,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笔者以为,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作为有关部门,要针对新情况随时对现行的一些产品标准进行修正。作为监管人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有利于保护群众的利益为尺度,灵活运用和掌握产品标准是最重要的,因为再好的标准也要靠人来掌握。果如是,不但能有效地堵住监管的漏洞,使不法分子无机可乘,防止不良事件的一再发生;同时,还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以解企业新产品空缺的燃眉之急。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封面论文:冯玉鹏等揭示肠道菌群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2025-04-22)
- 湾区企业家健康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唐山商会成立大会在深圳乐土举行 (2025-04-22)
- Science子刊:聂静/陈宇鹏团队揭示细胞型朊蛋白促进慢性肾病新机制,并提出潜在疗法 (2025-04-22)
- Cell新子刊: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开发不依赖抗生素的幽门螺杆菌防治新策略 (2025-04-22)
- Cell系列综述: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进展、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以及监管挑战 (2025-04-22)
- Science:将微生物疫苗与竞争菌株组合使用可有效杀死肠道中的致病菌 (2025-04-22)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04-22)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2025-04-22)
- 【会议通知】ISFO (2025-04-22)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