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北京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恢复儿科 民营医院入医保

北京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恢复儿科 民营医院入医保

        今年,本市将恢复二级以上医院中的儿科设置,同时增设全科和精神心理科。昨天,本市2009年卫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市卫生局要求,为方便百姓就近就医,将鼓励所有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在社区开办诊所和个体行医。同时,北京人健康报告将一年一报。

        ■关于儿科

        二级以上医院恢复儿科

        本市共有二、三级医院近200家,但其中仍正常开设儿科门诊的不足120家。而且,因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为了使孩子得到一流的诊疗效果,通常都会选择儿童医院、儿研所等医院,因此其他医院儿科正面临日益萎缩的尴尬局面。

        今年,市卫生局提出,根据综合医院科室设置标准,在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完善儿科建设,该恢复儿科的医院要重新开设儿科。

        【解读】“当前本市不仅儿科医生紧缺,精神心理科医生和全科医生同样缺。因此,还将制定标准,推动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和精神心理科。”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表示,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虽然儿科属于经济收入薄弱的科室,带不来很多的经济效益,但其社会效益显著,因此其力量不能被削弱。

        方来英表示,目前,许多原本有儿科门诊的医院因该科室为医院带来的财政收入为负增长,所以停开。“我们会设计相关的制度,考虑医院切身问题的同时,也会对患儿进行分流引导”。

        此外,在儿童卫生健康保障方面,本市积极开展各项防病体检工作。去年,全市共对12万新生儿开展了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平均达到98.08%。今年,还将在相关医疗机构开展为0至6岁儿童进行免费健康体检的工作。

        马上就访 二级医院陷于无病源困境

        昨天,记者从南城多家二级医院获悉,院内原本开设有儿科门诊,且设有多名医生坐诊,但因为就诊患儿较少,每天门诊量都在20至30人次左右,不得不缩减规模,甚至将其关闭。

        丰台区某二级医院院长介绍,医院儿科原有医护人员共19人,且专门设有儿科病房。但因每日的接诊量仅几十人,远远不能满足科室人员的接诊需求,因此在2000年就将该病房关闭。除保留一名主任医师和一新生儿医生外,其余人员均“下放”到社区,成为全科医生。

        “儿科患儿的用药量小,检查简单,别说盈利了,一个医生的接诊费用连4000元的工资都整不出来。”该院长表示,以目前的就诊情况,如再增加儿科医生,那么医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他建议,只有卫生部门先切实了解二级医院情况,并在包括增加政府拨款、人员编制等周密措施作保障的前提下,恢复儿科门诊才有望发挥作用。

        个例 儿科门诊苦苦支撑

        因苦于无病源而停开儿科门诊的长辛店医院也面临同样困境。虽然该门诊已停开近10年之久,但作为该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医院,应市民的需求,今年初医院恢复了关闭已久的儿科门诊,但因儿童患者较少,每天只20人次的就诊量,前景也“不容乐观”。

市民反应 不考虑到二级医院就诊

        李女士的儿子小明今年6岁,正值从幼儿园转入小学的阶段。因小明身体瘦弱,且平时锻炼机会较少,每到换季时候就会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虽然不是大病,但李女士还是会带孩子到距家10公里外的儿研所开药。“虽然人多点,排队时间久点,但人家是专家,一家一个孩子,谁都想让他们各方面得到最好的”。

        李女士坦言,自己从未想过带孩子去二级医院或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其他的三甲医院都很少去。“就是习惯吧,周边的同事也都带孩子到专科医院看病”。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