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基本药物目录:中医、西医说法不一

基本药物目录:中医、西医说法不一

  新医改最引人瞩目的热点之一就是《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以及全面推行药品的零差率销售。为了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各地卫生局根据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使用情况的《基本药物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涵盖了社区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所需药品,并且都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以求满足社区患者的基本用药需求。但是,对于《目录》的可行性,不同的医生有着不同的看法。

  

  中医:范围广,药品多  

  杭州市拱墅区祥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毛水乔是当地有名的中医,他从事中医诊疗已有几十个年头了,社区居民也养成了有病找中医的习惯。毛水乔告诉记者,他们社区主要以中医诊疗为主,开出的方子所使用的药物也基本都是中药,而目前被纳入《目录》里的中草药范围相对比较广,实用性也很强,基本能够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而当社区的药品不够时,药剂科将会对药品进行统一采购,既保证了社区药品的质量,又保证了居民的用药安全。

  

  西医:难为无米之炊  

  然而,对于《目录》,天津市河西区四化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西医陈旭却有着和毛水乔完全不同的看法。据了解,去年3月开始,河西区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都成为了天津推广药品零差率的先行者,统一配备了507种“零差率”的药品。这些药品虽然价格非常便宜,也涵盖了社区群众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所需药品,但陈旭却说,用起来还是很不方便。

  陈旭认为,《目录》里的药品非常普通,甚至有些陈旧,进口药、好药以及新药都未被纳入《目录》之列。比如,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诺和灵注射液,一瓶就要五六十元,但《目录》里却没有包含这种药品,患者若要使用就必须到大医院去购买。另外,《目录》里有些药品只允许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销售,而不能在服务站销售,这样就到导致部分患者要到卫生服务中心取药,再回到服务站治疗的情况。“这样不仅限制了医生的用药,也不利于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少患者都因为我们这里药品少,而到大医院就诊了。”陈旭无奈地说。

  据了解,4月1日起,天津市内六区和滨海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全面开始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经过一年的试点工作,天津市卫生局对即将实施的《天津市社区卫生基本用药目录》也做了部分调整和修改,药品也增加到537种。但许多像陈旭一样的社区医生还是表示,希望《目录》里的药品品种能够再全一些,范围再广一些,同时增添一些新药和好药,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药物不足也不能促进社区卫生长期有效的发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