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胶囊内镜一二三

胶囊内镜一二三

  一天上午,一名有多年反复多次消化道出血并住院治疗的老人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内科进行检查。做了许多检查后,出血原因至今不明。但是这次医生没有让病人吞下难以下咽的胃镜管子,而是让其吞了一颗类似维生素的胶囊,随后就可以到处活动,几分钟后,检查就这样结束了。

  原来,病人吞下的胶囊相当于一架小型的摄像机,摄像机随胃肠肌肉的运动进入消化道,在消化道内部进行连续摄像,并以数字信号传输图像至病人体外携带的图像记录仪进行存储记录,医生对图像资料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解病人整个消化道的情况,从而对病情做出诊断。

  与传统胃镜相比,胶囊内镜检查具有无损伤,操作简便,具有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生活等优点,更能为及早检测并诊断消化道疾病提供超高水准的可视图像。

  但胶囊内镜不同于胃镜,这种新技术并不能替代胃镜,由于一些技术难题存在,目前临床上胶囊内镜技术主要用于检查小肠病变,在做了结肠镜、胃镜、钡餐等检查后无法找到病因的病人,适合做胶囊内镜检查。专家认为,有5种疾病适合做胶囊内镜检查:一是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二是原因不明的腹痛;三是原因不明的腹泻;四是原因不明的肝转移肿瘤;五是原因不明的消瘦。而不适宜做胶囊内镜检查的人有两种:肠梗阻患者,因为胶囊有无法顺利通过的危险;还有就是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因为心脏起搏器会干扰胶囊内镜正常工作。

  未来的胶囊内镜的发展将会怎样呢?东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刘玉杰教授在展望胶囊内镜的未来时,曾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有手有脚”的智能胶囊。“有脚”,是指胶囊能在人体肠道内自由走动,也就是说医生能够在病人体外通过控制胶囊的姿态和运行,来更好地检查;“有手”,则是指胶囊内镜能在人体内直接钳取一些组织以便进一步检查,还可以进行定点的药物释放,甚至进行一些简单的手术治疗,帮助医生切除肠道内的肿瘤或息肉。要实现这些功能,还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