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8500亿不等于市场扩容

8500亿不等于市场扩容

  对于市场普遍预测政府的巨大投入将带来农村市场大幅增长,尤其是对普药、医疗器械需求大幅增长,医药企业应理性看待。针对新医改而言,医药企业应从对8500亿元的期待中回到对医改后市场格局变化的认识上来。

  新医改的推行,无疑成为医药行业当前最为关注的热点。我国政府表明,将在未来3年里,投入8500亿元用于卫生事业的建设,这马上引起了业内关于“8500亿资金何去何从”的激烈讨论,讨论的内容几乎都围绕政府公布的五大重点工作:公立医院的改革到底是否合理;社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城乡医保、农保报销比例加到多少等等。但绝大多数人没有对8500亿元真正如何分配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笔者根据对医药行业和国家政策多年关注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帮助行业人士看清国内未来卫生事业的发展形势,为医药企业提供制定营销战略的依据。

  企业、卫生机构、业界人士都知道,8500亿元是一笔庞大的资金,但这笔金额每年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大好处?能给医药企业带来多大的市场?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业内专家过多地从市场、老百姓的需求方面考虑,却忽略了一个问题:2009?2011年投入的8500亿元是完全新增投入还是原来财政的固定预算?如果不是新增的投入,那么能使医药市场带来多大的扩充?

  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预算卫生支出的整体增长趋势非常稳定。从2001年开始,除了政府在2003年应对“非典事件”加大了对卫生支出的投入,使增长率达到了24.1%之外,其余几乎每年的卫生支出增长稳定在10%?15%左右。从2007年开始,增长率有所下降。那么,如果按照13%的增长率预测未来3年的财政投入,2009、2010、2011年的卫生支出预算将分别为2493亿元、2818亿元、3184亿元,共8495元亿。笔者认为,这正是政府所指的8500亿元了。

  这就产生一个疑问:如果没有加大投入,医保报销标准的提高和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从何谈起?近期媒体报道显示,地方财政存有大量结余,而老百姓却面临高额费用无法报销,也就是“看病贵”的问题。所以,尽管每年2000多亿元的投入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由于地方财政原定用于卫生事业建设的资金没有落实到位,老百姓受到报销等问题的限制,所以,笔者认为,通过加强监管,保证地方财政把用于卫生事业建设的资金充分用于医疗保障体系和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把钱落到实处,从而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才是首要的问题。

  前面分析了8500亿元不过是计划内的自然增长,所以,对于市场普遍预测政府投入带来的农村市场大幅增长,尤其是对普药、医疗器械需求的大幅增长,医药企业应理性看待。笔者认为,期望8500亿元带来基层医药市场新增几千亿元的销售额是不现实的。

  针对新医改而言,医药企业应从对8500亿元的期待中回到对医改后市场格局变化的认识上来。比如:医改方案已明确要建立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那么,政府投入和市场机会一定会向县级医院市场倾斜,普药企业应对县级医院做相应的战略部署,尽早抢占资源。对于处方药招商企业,应聚焦到“两票制”是否执行到位及建立企业、代理商的双赢体系上。品牌药企业应关注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对品牌药的影响、医改政策所带来的市场机会。

  医药行业以政策为第一导向,市场为第二导向。行业除了要认清市场形势外,还应该提高自身知识水平而增强判断力。对医药企业而言,不能对市场机会盲目乐观,应理性看待,实事求是地制定营销战略。有了站在行业的高度,对政策的研究深度以及对市场了解的广度,才有可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战术。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