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前两月我国中药对新加坡出口逆势大增

前两月我国中药对新加坡出口逆势大增

        2009年1~2月,在我国中药对全球出口出现下滑的形势下,对新加坡出口却逆势增长,2月份更是出现大幅飙升局面,同比增长率达到56.54%。快速发展的中新中药贸易,引起了新加坡中药团体的关注。日前,新加坡中药团体联合会(以下简称“新中联”)的5位重量级人物,到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进行访问,并与我国20多家中药出口企业就新加坡对中药的注册监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同时力邀中国企业参加新加坡将在12月4~6日举行的传统医药博览会。

        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2月,我国中药对全球出口同比下降2.72%,对亚洲出口同比下降4.52%,对日本、我国香港地区、越南、泰国等主要中药贸易伙伴的出口均呈下降趋势,但是对新加坡出口仍为增幅,同比增长6.52%。2月同比增长则高达56.54%,其中提取物和保健品出口同比增幅均在170%以上,中成药出口同比增长61.55%。中药企业对新加坡市场的关注度也随之进一步提升。

        新加坡深受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文化的影响,消费者对中药产品颇为推崇。新加坡有1000多家中药店,中药产品主要是通过进口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进行销售。“新加坡人口中77%都是华人,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有应用中药的习惯。”新加坡中医药保健品商会会长李长沙说。来访的另外4人为“新中联”成员组织的负责人??新加坡中医药保健品商会副会长、新加坡制药厂商公会主席、新加坡中药出入口商公会主席、新加坡中药工会副会长,都是新加坡中药界有影响的人物。

        新加坡本土几乎没有什么中药资源。近5年来,我国出口到新加坡的中药类产品一直呈现逐年上升态势。目前新加坡中药生产企业有50余家,其中22家以生产为主,剂型包括片剂、薄膜片、胶囊、颗粒、液体剂型等,产品多达2000多种。他们所采用的原料主要是植物提取物(中间体)的浸膏、颗粒等。其余近30家以加工为主,主要从事进口中药产品的分装、包装。在这些生产加工企业中,有一部分是由原来单纯的中药进口商转型而成的工贸结合型企业。“目前在新加坡市场所售卖的中成药中,33%来自中国内地,34%为新加坡本土企业制造??份额已经超过自中国内地进口的产品,这种趋势值得中国企业关注。” 李长沙友善地提醒,他说,新加坡对中成药管理非常严格,但是对保健品则比较宽松。中成药或其他辅助药物(包括保健品)中绝对不能掺杂西药成分,否则处罚将非常严重。

      获悉,将在今年12月初举行的新加坡传统医药博览会,是时隔20多年再次举办,将邀请新加坡本土企业、邻近国家和地区(包括东盟国家的传统医药企业参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