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新医改应守住医疗卫生行业的“公益底线”

新医改应守住医疗卫生行业的“公益底线”

         国家的新医改方案出台之后,如何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以及随之改变的医药市场的公益性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医药行业社会责任被界定

         在去年的冰雪灾害、特大地震中,医药卫生行业表现出极大热情,大部分企业捐款捐物,很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 
          但同时,部分企业依然严重缺失社会责任,如生产质量不合格产品、发布非法医药医疗广告、废弃物处理不当等。

         医药卫生行业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模范履行社会责任尤为重要。在国家大力推进医改过程中,医药企业需用社会责任新理念来重塑管理机制和价值理念,用模范履行社会责任来助推、保障其顺利进行。与其他行业一样,医药行业需要自己独特的责任体系来遵循和执行。

         国资委研究局副局长楚序平表示,用社会责任新理念来审视,我国的医药行业主要存在着“国家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低、药品企业创新能力比较低、医药市场消费者满意度比较低、医药市场秩序发育和规范程度比较低”的“四低”现象。当前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大多数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还缺乏足够重视和全面理解。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于启武在4月18日2009中国医药行业社会责任论坛上所提出的标准无疑对医药行业有借鉴作用。他表示,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重点包括对顾客的药品安全责任,对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对社会的环境保护责任。而遵守有关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药品管理法》等,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低要求。因此,企业应公开承诺遵守有关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定期对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社会有关执法部门定期对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并向社会发布。

         楚序平认为,医药企业不仅要树立和深化社会责任意识,还要建立和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体制机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赢得长远发展。

         在这次论坛上,发布了首部中国医药行业社会责任红皮书,其意义类似于对整个医药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大盘点。

         山西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我国医药卫生行业企业应当主动增强责任意识,消除和缓解潜在的危机问题。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有效控制产品信任危机和安全事故危机,以及环境污染危机等。公司每年都将拿出企业净利润的10%用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长期零利润帮扶20000余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免费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长期为农户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使20000余户农民直接受益。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之争

         有人提出“新医改后,公立医院如何坚守公益性底线”这一问题,我的看法是这问题提的太超前了。实际上我们的公立医院并没有什么“公益底线”,公众或许应该担心他们在医改中坚守“私益性底线”,至于“坚守公益性底线”么,那先得设立、界定了这一底线之后再说。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医改会让医院的运作“退回计划经济时代,难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我认为没有“退回计划经济时代”的可能性。主要依据是:公立医院的管理机制实际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计划经济时期原有的造福于权力的制度(如对医院的人事制度和官僚监管审批制度)都保留下来并发展了“私益性”,在可以对医疗体制产生影响的人群中,没有人会感到有“全盘复辟”所谓计划经济时代的必要,而没有受益人和“退动力”,自然也就不会发生这一过程。

         还有“陷入福利国家陷阱”的担心,这就更不着边际了。在一个行政成本极高却无法降低的社会系统中,在以官本位为主导的区域,实现国民高福利只是一种梦想,因为国民根本无法获得承受“高福利危害”的入门资格。

         我们最不愿意和印度比。这个国家的穷病人都往公立医院挤,医院财政困难,人满为患,有不少效率问题。然而,穷人涌入公立医院,这一现象无疑是具有很强公益性的结果,也是彰显其公益性的鲜明标志。如果说印度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还处在初级阶段,或者说它还是“低级公益”,那么,我们“高级公益”的公立医院,还必须注意并“拿来”这个以穷为特色的标志。在评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底线、公益程度时,如果不引入就诊者的“经济身份”或者“患者结构”概念,那倒是不可想象的。内地计划“坚守公益性”的政府和医院,是否有准备接纳大批穷人的雄心壮志呢?这要有思想准备,主要的,还必须做出让穷人能够进入其中的制度安排。

         相关专家认为,60年中国特色的办医模式下,我国医院已经形成了两个特点,一是公有制比重大,市场垄断性强,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公立医院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在医院资产上,公立医院大约占到了总数的95%??同时,规模最大、资源最多、具有绝对优势的公立医院,在公益性方面却具备“绝对劣势”。这是一个“世界奇迹”,它规定了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的“再造奇迹”般的难度。

形成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底线,牵一发而动全身,“任重而道远”绝非虚言。其实,大家对医改市场化并无愤慨之情,只是对“丛林化”和“腐败化”的伪市场化医改难以忍受。仅对公立医院而言,我们可以简化、明朗对医改和的希冀:只要遏制主要环节的医疗腐败,让与服务质量无关的寄生者失去被患者供养的机会,让“权力夺钱”变为凭技术与服务挣钱,让优秀并卖力的医护人员能有好的收入和保障??如此,公益性底线已经设立,且公益性也已经比较强了。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