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药紧缺背后是公益与利益的博奕 |
![]() |
作为一种“救命药”,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治疗失血创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肝硬化及肾水肿或腹水,癌症患者和急需补充营养的重症患者用量很大。受原料血浆供应的制约,人血白蛋白年生产总量不高,全国的采浆量也处于下滑趋势。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福建从2007年开始出现人血白蛋白紧缺,大多数医院缺口都在50%以上,但却有一些药店高价出售。其实各地都存在人血白蛋白紧缺情况,笔者一位朋友在山东省城一家住院,急需该药,但院方缺货,需各科室层层审批才能用得上。无奈之下,朋友只得花高价从其他渠道获取。为什么人血白蛋白如此紧俏?笔者认为,一是产品供求原因,二是体制原因。
原料缺乏仅是人血白蛋白紧缺的客观原因,机制不合理才是导致一针难求的根本原因。作为一种国家定价药品,有医药公司介绍,他们几乎平进平出,经销商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而卖给药店,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基于利润的考虑,企业不乐意给医院供货,因此导致急需使用人血白蛋白的医院严重缺货,而药店却货源充足。
不仅如此,紧缺现象还催生了“副产品”??假人血白蛋白的出现,购销渠道如不当,消费者难免会买到假货,不但贻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怪现状背后的实质,是公益与利益博弈的结果。主管部门对人血白蛋白进行合理定价,是出于公益的考虑,但价格倒挂却使平价的有价无市,高价的囤积居奇。
笔者注意到,消息传出后,福建省主管部门联合各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了紧缺状况,但这只是暂时的,只要有需求,药店、医药公司高价销售的行为就不会消失,“救命药”不卖给医院的的怪圈就不会打破。
新医改的目标是实现医疗的全民化、公益化,把医疗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对过去医改过于市场化的纠错。但在公益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不能忽视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善意的目的不一定能达到善的结果。在重视公益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价值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惩罚。正确平衡各方利益,在博弈中求得平衡,才是新医改最大的难题。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6家立异型药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分解中凸显焦点竞争力 (2025-07-18)
- 河北对于规范泌尿体系透析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17)
- 海南深入慎密型医疗结合体医保基金付出方式改造 (2025-07-17)
-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合适范畴与体重治理尺度 (2025-07-16)
- 对于颁布2025年度持续医学教育推行名目的关照 (2025-07-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同意注册225个医疗东西产物的布告 (2025-07-16)
- 重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度医保局解答 (2025-07-16)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症结数据均增长! (2025-07-15)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