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凤丹市场波荡期待调节

凤丹市场波荡期待调节

  铜陵凤丹栽培至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素与白芍、菊花、茯苓并称为安徽四大名药材。由于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铜陵所产的丹皮被历代医药实践证明为药效最好,凤丹与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然而,“盛名”之下的凤丹并没有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多少利益。

 

     盛名之下其实无奈

     铜陵凤丹至今已有1600余年栽培历史,根、茎、叶、花和种子,都有入药保健作用。《中国药典》记载:牡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抗菌消炎、镇痛、降血压、抗痉挛、除风湿和滋补等功效。牡丹皮以四川、安徽产量最大,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质量最佳。1993年铜陵凤丹种植面积达到12000亩,处在历史上最辉煌的鼎盛时期,是全国闻名的中国南方牡丹商品生产基地。可是最近几年种植面积只有3000亩,处于衰减萎缩状态。“丹皮之乡”风光不再。

 

     市场波荡期待调节  

  凤丹作为铜陵得天独厚的特色产品,围绕牡丹做大做强这一特色产业在当地呼声已久。多年来,铜陵市县两级政府鼓励农民栽种凤丹,并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帮扶农民,铜陵凤丹得到大面积种植,2000年铜陵产凤丹丹皮1140吨,创历史纪录。

 

  但是,从药农方面看,凤丹是一种特殊农产品,货紧则价扬,而种植过多卖不出去就赔本。省牡丹皮协会副会长聂荣京分析说,上世纪90年代,丹皮市场看好,多方争购促使生产大踏步发展,铜陵丹皮产量逐年增长。1999年以后丹皮销路不畅,价格陡降,步入了漫长的7年低谷期,这期间许多药农只挖不种。由于疏于田间管理,丹皮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凤丹加工质量严重下滑,以至于市场上一度没有凤丹与其他产地丹皮的分别,铜陵凤丹品牌被周边地区堂而皇之地冒用。

 

  凤丹的生长周期长达5年至7年,还需要轮作,土地利用率低,种植凤丹比较收益太低。现在种一亩丹皮,每年下两次肥料要花费500元,今年亩产500公斤左右,采挖晒干后以每公斤13元卖给药贩,除去肥料、种子、人工等成本,五六年的辛苦所得能有多少。近几年由于丹皮价格行情低迷,致使大量药农改种油菜、芝麻、玉米、花生等作物。

 

  众多药农提出,凤丹种植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靠一家一户无法应对市场的波荡,如果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牡丹皮协会能够真正发挥职能作用,完全可以调节市场。丹皮是一种可储存药材,有些药商还用丹皮为其他中药材驱虫保鲜,在丹皮供大于求时,可以通过保护价收储,不让药农的种植积极性受挫。对于中药材市场凤丹品牌屡被冒用问题,也需要有关部门切实加强执法,保护好凤丹品牌,让优质资源能卖上优价。

 

  综合开发前景广阔  

  目前,铜陵凤丹在种植、科研、市场化开发等方面都很滞后,开发经营模式、研发体制、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也做得不够深入,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其调控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凤丹研究开发,打造集产学研于一身的龙头企业,广宣传,树品牌。相关企业要选育优良品种,推行规范的种植方法,引导农民科学有序生产,通过市场化运作,挖掘凤丹潜在的资源优势与市场价值,提升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铜陵已有数家民营企业致力于凤丹的规范化种植与综合利用研发。成立于2005年的铜陵凤丹种植科技开发公司,多年致力于凤丹标准化种植、凤丹精制饮片、丹皮酚、丹皮多糖等产品研究开发,2008年成功实现无性系栽培凤丹技术,先后开拓标准化生产基地2600亩,形成丹皮酚、丹皮多糖、丹皮总苷等系列产品深加工生产线。2006年成立的铜陵凯润牡丹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则大胆尝试把凤丹的根、叶、花、种子内在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提高铜陵凤丹的综合利用效率,并取得了初期成效。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