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亚洲医疗器械的发展战略和潜力

亚洲医疗器械的发展战略和潜力

  近二十几年来,中国、印度这两大亚洲大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带动周边邻国经济蓬勃发展,西方经济学家也因此认识到,一个新的“亚洲时代”正在到来,而亚洲医疗器械产业也存在着多种机遇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如今的亚洲已不再是落后、不发达的大洲,而是一个充满商业机会的‘新大洲’,这里已成为国际医疗器械产业的一个大市场。”日前,美国太平洋之桥药品/医疗器械咨询公司的CEO格罗斯分析说,工业强盛的日本是亚洲第一大医疗器械市场,也是只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年销售额高达450亿美元,特别是美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出口市场,美国对日本的医疗器械市场出口额近年来保持在每年350亿美元左右,高于其对德国、加拿大、英国、墨西哥等国的医疗器械出口额;中国是亚洲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40-80亿美元;比中国经济总量要小得多的印度和欲迈入“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的韩国也已成为欧美医疗器械厂商眼里的热点市场,2007年西方国家对印、韩的医疗器械出口额在18亿美元以上,仅美国对韩国的医疗器械出口总额即超过8亿美元;而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东南亚地区,也已从过去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配角”迅速成长为欧美医疗器械厂商的重要客户。

  日本是亚洲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该国早已具备复杂而完善的医疗器械管理法规,以及一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故日本医疗器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良好声誉。对于欧美医疗器械出口商来说,要想将其产品打入日本市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因是日本对进口医疗器械产品有极其严格的审批和试验程序,更主要的是日本自身也是世界主要医疗器械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
  对于欧美医疗器械厂商来说,中国不仅仅是一大出口市场,也是一大进口市场。一方面,与日本不同,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尚缺乏完善的关于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的法规制度,加上中国缺乏自行研制、生产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能力,而国内又急需这类诊断设备,故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其迅速成为欧美厂商推销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大市场。据美国太平洋之桥咨询公司统计,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进口CT机的数量已远远超过除日本以外的大多数亚洲国家。

  尽管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人口大国,但其经济总量不足中国的1/4。近年来,印度原料药出口发展很快,不过,印度尚未建立起基础医疗器械产业,医疗器械生产是该国的一条“短腿”,其国内所需的大多数医疗器械产品由海外进口,加上过去十年来印度大力发展“旅游医疗”产业,每年有10万余欧美患者以旅游者身份到印度医院治疗,故每年可创造1.5亿美元的医疗器械产品的进口额。

  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有望成为亚洲医疗器械市场的新热点国家,经济专家预测东南亚地区医疗器械年进出口总额合计将达15亿美元以上。

  西亚地区因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蕴藏量,加上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使西亚国家受益匪浅。今后,西亚将成为重要的医疗器械市场,预期西亚地区年进口医疗器械有望超过10亿美元。

  亚洲不仅是快速发展中的医疗器械市场,也是欧美医疗器械厂商的产品“外包生产”重要基地。这是因为中国、印度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大大低于欧美国家,而且劳动力技能水平较高。目前,西门子、GE、IBM等大公司已在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设立了生产线,直接在这些亚洲国家生产产品并就近在亚洲市场销售,用来节约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欧美厂商考虑在亚洲设立外包生产基地的另一个因素是,中、印等亚洲国家已开始采用市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医疗器械生产管理方式,故在上述亚洲国家委托生产的高质量医疗器械产品可以顺利进入国际市场销售;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已相继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法规,这为西方医疗器械厂商产品“东移生产”铺平了道路。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