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男女保健 > 道德行是养生之根

道德行是养生之根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思想家都把修德放在养生的重要位置,甚至看成是“养生之根”。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养生观。寿,有两层意思:其一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明却传之很远,其寿可以说超过常人。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养生观,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即一个在物质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自己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孟子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

 

  历代养生学家都十分注重修德的养生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善心仁厚、重义轻利、乐善好施的德行,做一个真正的德高望重的人,必然福寿延年。

 

  修德,志为首,培养自己具有远大志向和高尚品德。

 

  修德,业为贵,要有言行一致的敬业精神。

 

  修德,善先行,以善为本,不做坏事恶事。

 

  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经得到实践证明。资料显示,大凡长寿者,其90%左右修德的老人都德高望重。其实养生主要看心态,心态好了,做什么都顺心。也不会有因爱生恨之类的事!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