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热浪来袭 不止暴晒会中暑 |
![]() |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宋莉萍、朱钦文)记者从市内各大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连日高温之下,中暑就诊的患者增加不少。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户外工作者,务必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避免在正午暴晒时分在户外活动,注意防晒、补充足够水分,另外尤其要注意暴晒后过度贪凉导致解暑不成反中暑。
暴热防中暑
还要防“错误解暑”
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广平介绍,中暑在西医诊断中属“热射病”的范畴。而在中医看来,中暑是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也称为“暑厥”“暑风”“闭证”。
中医的“中暑”还分两种。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彭康教授介绍,大家平时说的中暑大多指阳暑。
但错误解暑同样容易中暑,这就是“阴暑”。比如在户外暴晒后突然进入冷气大开的室内;或是在大汗淋漓下冷水淋浴、大喝冰饮,这会引致皮肤毛孔急剧收缩、身体难以散热而中暑。睡眠时被电扇、空调强风对吹,也可导致风寒湿侵体而引发暑感。这时,不适症状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发热、咽痛、流清鼻涕、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
阴暑病程比较长,夏日湿热环境中活跃的病原微生物就也会乘虚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诱发中风及半身瘫痪等病症。
今年暑假有点迟
学生放学注意避暑
吴广平提醒,盛夏之下预防中暑,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外出时最好穿宽松的、透气的衣服,打遮阳伞或戴宽边帽。户外活动要尽量避开正午时段。其次,及时补充水分,适当增加饮水。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要注意补充盐和矿物质,但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
第三,正确使用空调。使用空调时一定要注意适时开窗通风。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室内温度在26℃运行一段时间后,设置为27℃为最佳。第四,保证充足睡眠。
医生还特别提醒,今年受疫情影响,不少幼托机构、中小学校延迟开学,目前仍未进入往年的暑假。很多学生在下午4时左右放学,此时热气未消,家长不可掉以轻心,接到孩子以后应避免户外逗留过久;从户外进入汽车、室内注意冷热过渡;避免让孩子暴饮冷冻饮料等。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节后综合征不用怕 专家支招来调整 (2025-02-08)
- 流感不是"小感冒":专家剖析流感如何防与治 (2025-02-05)
- 冬季有哪些温补脾肾的方法?专家回应 (2025-01-21)
- 泡脚有哪些注意事项?冬季泡脚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5-01-15)
- 预计本月中下旬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 (2025-01-14)
- 儿童呼吸道感染,警惕流感病毒与肺炎支原体 (2025-01-08)
- 发现即晚期?肝癌诊疗多学科协作是“良方” (2024-12-3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