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绘制了一张完整的鹰嘴豆遗传变异图 |
![]() |
资料来源:科技部生物中心,2021-12-01 18:01
鹰嘴豆是世界上第三大豆类作物,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将鹰嘴豆作为重要的口粮。然而,与鹰嘴豆相关的基础研究和育种实践仍然滞后。近日,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的科学家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用3366个样本绘制了完整的鹰嘴豆遗传变异图谱。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题目为“鹰嘴豆遗传变异ma”
鹰嘴豆是世界上第三大豆类作物,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将鹰嘴豆作为重要的口粮。然而,鹰嘴豆的相关和育种实践仍然滞后。最近,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的科学家利用基因组测序技术,用3366个样本绘制了鹰嘴豆的完整变异图谱。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期刊上,标题为“基于3366个基因组测序的鹰嘴豆遗传变异图谱”。
研究团队对全球3171份栽培种质和195份野生种质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在发现1582个新基因后,首次组装了鹰嘴豆的pangenome。利用构建的pangenome绘制了包含各种序列结构变异和拷贝数变异的变异图谱,解释了鹰嘴豆的起源和驯化过程。
在对人工栽培和野生鹰嘴豆品系基因组进行比对分析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导致产量下降的有害基因,筛选出了适应气候、性状优良的品种。研究人员还提出了一种通过基因组数据预测不同鹰嘴豆品种产量的方法。
该研究不仅有利于相关开发,也为鹰嘴豆育种和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