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比人们想象的要大 |
![]() |
来源:原创网站2021-12-15 12:14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Peer Bork团队与一个涉及20多个欧洲机构的欧洲MetaCardis联盟合作,发现许多常用药物对我们的肠道微生物有很强的影响。这些药物包括用于治疗心脏代谢紊乱的药物和抗生素。
2021年12月15日/Bion/-我们是生活在地球上使用毒品最多的几代人之一。2型、肥胖、冠心病等心脏病持续上升,共同构成全球最高死因。受影响的人经常不得不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每天服用多种药物。
现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Peer Bork团队与一个涉及20多个欧洲机构的欧洲MetaCardis联盟合作,发现许多常用药物对我们的肠道微生物有很强的影响。这些药物包括治疗心脏代谢紊乱的药物。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12月8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标题为“组合、加性和剂量依赖性药物-微粒体关联”。
肠道微生物群由数十亿对身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的微生物组成。博克解释说:“我们分析了28种不同药物和几种药物组合的效果。许多药物对肠道的组成和状态有负面影响,但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其他药物对肠道菌群有积极影响。我们发现,药物对宿主肠道菌群的影响比疾病、饮食和吸烟的综合作用更明显。”
虽然对肠道的负面和持久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但这项新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该论文的合著者、博克团队的前博士后研究员索非亚福斯伦德(Sofia Forslund)说,“我们发现,在五年内接受多疗程治疗的患者肠道菌群变得不健康。”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EMBL大学前博士后研究员玛丽亚齐默曼-科加迪耶娃(Maria Zimmermann-Kogadeeva)说,“我们希望将疾病对宿主肠道菌群的影响与药物的影响分开,尤其是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中。作为MetaCardis联盟的一部分,我们能够使用来自2000多名心脏代谢疾病患者的多组学数据。”这一大群人也使这些作者能够确定处方药物的剂量对肠道菌群水平也有显著影响。
该论文的共同首席作者、莱比锡大学医学中心的临床科学家Rima Chakaroun补充说,“我们知道,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反映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提供一系列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方法。然而,人们经常忽视的是,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也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状态。”
一种用于消除多种药物和危险因素的单变量生物标志物分析的事件后检测方法。图片来自自然,2021,doi :10.1038/s 14586-021-04177-9。
通过开发一种考虑各种混杂因素影响的统计方法,这些作者可以分别找出药物和疾病的影响。博克说,“我们现在有了一个强大的方法框架,这使得我们有可能摆脱许多标准错误。这使我们能够发现药物治疗可以掩盖疾病的特征和潜在的或治疗的目标。”
作者希望这些结果能为药物再利用和制定个体化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帮助。
这项新的研究结合了来自六个国家的专家的观点、知识和方法。Zimmermann-Kogadeeva博士说,“一个由临床医生、心理学家和计算器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共同努力,促进我们对心脏代谢疾病中分子相互作用的理解,这是非常动态的。”(100yiyao.com 100医疗网)
参考文献:
Sofia K. Forslund等人。Nature,2021,doi :10.1038/s 14586-021-04177-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